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中山市教学共进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0-01
期中考试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通过通商口岸的研究会对中国近代史有更深刻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置概况表

年份

不平等条约

性质

口岸设置

1842

A______

条约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60

《北京条约》

条约口岸

天津、大沽

1895

B______

条约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1898

自开口岸

岳州、三都澳、秦皇岛

1904

自开口岸

济南、周村、潍县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烟台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无论大小各国皆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三: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通商口岸发展起来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相关。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东方国家侵略的过程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们“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