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7-26
中考模拟
基础(25分)
阅读(47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在观看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后,你和小福想把它编入“大美舞艺”一章,于是查找了相关资料。

材料一

创作这部作品,源自2017年在故宫观赏《千里江山图》时感受到的震撼。真正开始创作,我们才意识到难度之大超乎想象。构思剧本时,我们和编剧在一起坐了了天,也没想出从何入手。于是我们买来宋代诗歌、宋朝美学等方面的书籍研读,去故宫博物院了解文物修复,请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了解越深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就越重、创作就越要一丝不苟。比如[A]

(中国东方歌舞团编导周莉亚、韩真, 记者曹雪盟采访整理)

材料二

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源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从社交媒体到微信朋友圈,都迅速刷屏。

春晚《只此青绿》两位导演为青绿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唯美至极的造型动作。舞动起来的青绿们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陡峭的山、层叠的峦,舞出层峦叠嶂的景致,舞出山水相依的美妙。

长袖一甩,上半身后躺,与地面近乎平行……这个仿佛飘在半空中的高难动作,被戏称为“青绿腰”,惊艳了无数观众。这样一个纯意向、大写意的角色很难演。习惯了芭蕾训练,姑娘们往往头抬得高,气也提得高,状态很昂扬。为了演好青绿,她们花了不少时间洗掉跳舞的惯性,让气往下泄、往里走,含胸、窝背,达到宋舞那种溜肩佝背的状态。

“姑娘们的突破挺大的。不像以前的女子群舞那样柔美,而是铿锵有力,非常大气。她们的舞蹈状态是往下沉的,特别像中国山水,力量是往下沉的。她们的肢体、她们的裙摆、她们流动的队形,有山石的棱角、有山水相依的感觉。通过她们有力度的动作,你能感受到千里江山那种雄伟的、那种有力量的魂魄感。

姑娘们的眼神还有一种冷艳的疏离感。我们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动作的内驱动力,不光是外化到动作肢体,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受——她内心要有那一轮明月,她要有那一份深厚的底蕴,她才能够通过肢体传达出来。”

(摘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只此青绿》的观众会感觉到,整台演出不仅是舞蹈艺术,而且很像一-件装置艺术。不仅有舞,还有诗情、有书画、有耐人寻味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意蕴。该剧的舞台设计和舞台调度都非常复杂,采用地面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动作,创造出了“天旋达到3圈,地转达到4圈,上下左右都可以进行移动”的舞美效果。同时,所有舞台设计都必须和演员的调度、投影的结合紧密配合,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正是在这样极为严谨的精密设计当中,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展卷人与画中静待千年的青绿,才能在时空的循环中,一同仰望朗照千年的一轮明月:忍受着孤独、寂寞、压抑和失败折磨,苦心寻找并精心制作不同绘画材料的工艺匠人们,也才会因为同一幅画作相聚;而观众们也才能感受到大宋青山绿水背后中国人世世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

“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只此青绿》在创作中不仅邀请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担任文博顾问,而且特邀国画颜料、徽墨、宣笔、双林绫绢织造等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非遗顾问,并把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都作为重要人物,以不同篇章在舞台上进行呈现,以此向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默默奉献的手工艺人和守护者致敬。

正因如此,《只此青绿》的舞台上,虽然“青绿”是最为浓墨重彩的颜色,但却“不止青绿”。白色的丝绢,靛蓝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笔,黑灰色的墨,再加上女官的大红官服、男子的粉衣簪花……各种迷人优雅的中国古典色彩,让人徜徉在具有鲜明流变性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意趣之中。而正是这些不同气质的色彩和工艺,最终凝成了独具一格、让人“一眼万年”的青绿,达到了中国绘画的巅峰,也在舞台上共同构成了层峦叠嶂、更具厚重深意的“千里江山”。

(摘自《北京日报·艺绽》,有删改)

材料四

近年来,文博探索、诗词朗读节目的走红,中国风歌曲大流行,以及年轻人的汉服热,引领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回潮”。 这股不停歇的热潮,对于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助推作用,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容和制作俱佳的国风作品很难不火。

不难想见,《只此青绿》的出圈密码除去它本身的制作精良外,还涵盖了“穿越”元素、XR全息扫描等前沿科技,还有故宫书画文物的“老网红”《千里江山图》。如此创新与融合所带来的碰撞,势必会圈粉一大批观众。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近年来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确实数量不少,真正能做到破圈层的节目还屈指可数。传统文化的节目不是靠流水线打造出来的,眼花缭乱的舞台美术和令人惊叹的高科技不过是华丽的外衣,能打动人心的内里还是在于制作者如何解读、如何传达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激发人们内心的文化认同。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旧时月色

文河

①月亮升起的时候,人间就静了。

②旧时树多,草茂。树多成林,一片一片的树林,月亮照着,-摊一摊树影汪汪如泼墨,远看有生动变化的轮廓曲线。旧时水也多,池沼、溪流、湖泊,很多地方,都亮闪闪的。月亮照着水面,每个水面都有一个月亮,旧时的月色也就更多了。以前,人们称月亮为月婆、月姊,人和月亮是一种世俗的关系。

③在中国的抒情传统中,月色也是中国人心灵的底色, 像宣纸一样,无边无际地铺着,铺远了,就看不清了,人的心灵和天地浑然一体。月色是一种调和,也是一种抚慰,那种朦胧,似梦境,又不是梦境。这种底色,也正是老子所说的.“光而不耀”,由此产生了渺若烟云又空灵含蓄的水墨艺术。

④多年前,受一个出版朋友约稿,打算写一部李清照的传记。写了一个开头,从一个月夜开始的,月色里还有一丛绿竹,微风里竹影婆娑。后来却缺乏足够的热情,遂作罢。李清照。这个名字里,镶嵌着一轮月亮。

⑤明月照积雪,又冷,又毫。明月照大漠,空旷,浑茫。月色也有凛然的时候,不过,这并不是主要的。苏东坡的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应该是我们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我们的精神境界,追求的是温润,而非高寒。积雪是很快就会融化的,变成檐前的滴水声,而大漠只是一种情调、一种境界,是人世的边塞,塞外荒寒正是为了映衬关内的繁华。中国传统的美学意象,主要还是“春江花月夜”。月色中有情感的传递和恒久的李挂,“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日光是爱,月色是思。思,是一种浓而不烈的感情,唯其如此,才更能绵绵无尽,悠悠不断。

⑥中国人追求清凉之境,却又能止于幽寂,与整个世界无间然,千江有水千江月,月色与流水,明亮而不刺眼,宁静而不沉寂。清凉之境,也是佛教中国化之后的心境,禅宗之境。禅宗的静,是静谧,而不是静寂,充满了宁静的生机。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禅宗就是那只长着透明翅膀的红蜻蜓,浑身透着静谧,但又随时会轻盈地飞起来。

⑦想到细雨,会想到柳色覆盖的金陵。想到月色呢,则会想到秋风吹拂的长安。月落长安,雨湿金陵。那风中折柳送别的人在哪儿呢?那灯下拈针缝衣的人在哪儿呢?那月下执杵捣衣的人在哪儿呢?一代一代的人,在急速流逝的岁月中老去,消失,泯灭无踪,而月色依然。

⑧唐诗宋词里的月色,《老残游记》里的月色,《红楼梦》里的月色,《聊斋》里的月色,张爱玲小说里的月色。长河悠悠,月华如练。

⑨《水浒传》里可以不必有月色。但如果《西厢记》里没有月色,张生和崔莺莺受禁止的感情,仍会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只是,这种感情的底色,将会失去诗性的明丽纯净,变得晦暗混浊。男女之间的情感,在朦胧如幻的月色里生发进展,才能浓烈而不失含蓄,旖旎而不显狎邪。《花间词》里的作者,尤其明白这个道理。

⑩月色中的虎啸,有几分神秘感。黑暗中的虎啸,则只有冷冰冰的恐怖了。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这是对人世界限的突破和泯灭。月色从中国人心灵中消失的时候,一片晦暗,往往天下就乱了。

⑪路边的槐花开了一阵子,开始落了。淡白隐绿的花朵,簌簌往下掉,地上已是厚厚的一层。国槐花小,堆积多了,就成阵势了。槐叶稠密,密不透风,也不容易透雨。晚上偶尔落下一阵疏雨,并不影响散步。回来的时候,走在树下,密叶间突然一缕蝉呜,声如裂帛,破空而来,倒让人一惊。抬头一看,云彩早已散去,一轮明月,静静悬在天空。

(选自《散文》2021年第6期,有删改)

写作(45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