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题

作者UID:5958829
日期: 2024-11-16
期中考试
选择题 I(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5 小题 18 分,第 26 小题 22 分,共 40 分)
隋朝及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取士的办法,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 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炀帝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唐朝前期,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 展。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应举科目广泛,应试者身份不限, 中第者可 获出身或官职。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比隋有所增加,但考生主要集中在明经、进士两科,应考者主要是各级学馆学成的生徒和不在学的士子……武则天时创立武举,但地位不甚重要。唐朝科举制在应试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原则、审核手续等方面都有较严格的规定,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

——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师用书等 

 材料二

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庸调以 丁为单位征税,每年租二石,调绢两丈及绵三两(或折纳布、麻)。服正役 20 日,可按每日折三尺 纳绢替代,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如在 20 日以外加派正 役,加 15 日免调,30 日租调俱免,算上加派,总计不能超过 50 日。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 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图 2

——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材料二

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清朝将冶理边疆的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着手解决日益严重的北部 边疆问题。 当时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崛起于西北的准噶尔蒙古部兵锋向东,准噶尔与俄罗斯还 将手伸向北方的喀尔喀蒙古。清朝、俄国、准噶尔三种势力展开激烈角逐,对于清朝而言,处理北 疆的蒙古与俄国的关系,迫在眉睫。清朝在东北成功地遏制了俄罗斯的扩张,签订条约, .划定边界。 清朝还驱逐占领北方喀尔喀蒙古部的准噶尔势力,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清朝再平准噶尔,控制西 藏、青海,统一天山南北地区。

—— 常建华著《清朝大历史》

材料三

清代前期,统治集团治理边疆的思想出现了新的变化,如放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强调中外一体; 从“ 以夷治夷 ”到“ 以汉化夷 ”;对“羁縻而治 ”的传统思想加以否定;从只求“夷汉粗安 ”到追 求“长治久安 ”,充分利用边疆各民族的力量,构筑边疆屏藩。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中指出: “清代的民族统治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 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 ”

——整编自李世谕《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