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甲鱼
⑥中华鲟
⑦鲸
⑧鸭嘴兽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装置
馒头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甲
50g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乙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
丙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①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②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③小鼠走迷宫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④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还会改变。
①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②关节囊包裹着关节
③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材料1: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材料2:猕猴集群生活,往往数十只或上百只一群,由猴王带领,喜觅峭岩壁洞。它们常爱攀藤上树,喜觅峭岩壁洞。猴群在集体行动时,会有一“哨兵”站在高处放哨,即会发出信号,猕猴凭借它们攀崖越险的熟练本领,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材料3:黄面兀鹫迁徙于埃及和西班牙之间,它们在西班牙孵卵育雏。在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并可利用工具——石块把蛋砸开。科学家在西班牙把兀鹫刚孵化出来的雏鸟偷来进行封闭式人工饲养,它们从来没见过鸵鸟蛋。当秋季来临,所有的兀鹫都返回埃及,科学家把人工饲养的这只兀鹫放飞,并在它停留的地上放上鸵鸟蛋,人们发现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奇迹般地用石块砸开鸟蛋,并把它吃掉。请分析:
鸟类是农林害虫的天敌,有不少种类完全或部分以昆虫为食。鸟类不仅可以直接捕食害虫,还可通过传播昆虫病原微生物,或通过改变微生态影响寄生者和捕食者等方式,间接影响害虫种群。鸟类消失,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害虫与寄生虫的暴发。
很多鸟类特别是猫头鹰等猛禽及海鸥、乌鸦等,都有嗜食腐肉的习性。它们在消灭有病的动物和腐烂尸体、消除有机物对环境污染方面有特殊贡献;很多鸟类是开花植物的传粉者,如蜂鸟、花蜜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鹎、管舌鸟及鹦鹉,常是一些开花乔木和灌木的重要授粉者。没有这些鸟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能会被严重扰乱。
表 实验方案,
组别
厨余垃圾
处理方式
A
300mL
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
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
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