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C、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天津,进逼北京。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变法通议》
D、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新式学制的创立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D、 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内陆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此次上书( )
A、 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B、 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C、 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D、 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派不是洋务派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维新派主张( )
A、 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 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 谋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允许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不平等条约(  )
A、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是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将台湾割给了日本
《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
A、 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 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C、 无可奈何,静观事变
D、 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下图中,针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采取的斗争是( )

   

A、 ①武昌起义②二次革命
B、 ①武昌起义②护国战争
C、 ①护国战争②二次革命
D、 ①二次革命②护国战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说明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A、 封建儒家思想
B、 袁世凯称帝
C、 封建君主专制
D、 旧式婚姻制度
与右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
A、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 是由外交失败而引发
C、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非选择题(第31题 13 分,第32题 13 分,第33题 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这种挑衅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