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 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 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来自晶体渗透压
B、 与组织液相比,血浆的胶体渗透压更高
C、 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
D、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某学习小组分别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对照作用
B、 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 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 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宜的刺激,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
B、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学习的过程,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当某人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的环境时,其体内的激素与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B、 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 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减缓空气的刺激
D、 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增强以促进营养吸收应对紧张环境
 如图为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甲、乙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丙是连接在传出神经表面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时的电位变化;a为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骨骼肌不收缩,可以确定是a处的神经肌肉接头受损
B、 通过电极乙刺激骨骼肌,放置于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丙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
C、 通过电极甲刺激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D、 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会被迅速降解或回收,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3个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B、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C、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①
D、 图中①③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科学家研究发现,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前神经元在动作电位的刺激下打开电压依赖型Ca2+通道,Ca2+内流,引起了细胞内钙浓度的升高,促进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向突触间隙的释放。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外钙浓度是细胞内的1万倍左右。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应存在不同的运输Ca2+的膜蛋白
B、 静息状态时,电压依赖型Ca2+通道应处于关闭状态
C、 在动作电位的刺激下Ca2+内流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 突触前膜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热射病通常由于持续暴露于高温环境引起,会出现体液丢失严重、高热、意识障碍甚至器官损伤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表现高热是由于持续高温,机体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产热大于散热
B、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高温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C、 患者体内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
D、 患者体液丢失造成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以维持血糖平衡
B、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
C、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产热增加,汗液分泌增多
D、 严重脱水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分泌减少,维持血钠平衡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B、 饮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C、 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 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中注射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
B、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C、 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干扰
D、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的效应
 高等动物性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与甲状腺分泌的调节机制相类似,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有关激素,I、Ⅱ代表相关生理作用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析图示可知激素③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B、 激素③一经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 ①②③只能定向运输并作用于相关受体的细胞
D、 I、Ⅱ过程体现了激素③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过敏体质者会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一些常见的过敏症状。过敏体质者容易对常见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如花粉﹑柳絮和粉尘等。过敏反应发生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体与过敏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 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 组胺等可能使毛细血管舒张,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等症状
D、 机体初次接触花粉、柳絮和粉尘等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较弱
 下图表示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①只能特异性识别、吞噬特定的细菌
B、 图中a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C、 图中②可能是辅助性T细胞
D、 MHC-Ⅱ分子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疫苗可以防止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 免疫系统消灭侵入机体的HPV的过程表明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的功能
C、 消灭侵入人体的HPV,需要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参与
D、 宫颈癌疫苗属于抗体,能够很好的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结合图示(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③分泌过程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B、 图中器官A是机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C、 细胞C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细胞C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
D、 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细胞D活性下降使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植物生长过程中既受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调节,各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
B、 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C、 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在促进细胞分裂完成中表现出的效应相抗衡
D、 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
 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 ( )
A、 水果催熟
B、 农田间除去某些种类的杂草
C、 改变植物的基因型
D、 延长植物种子的储藏期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改变
B、 光敏色素可以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C、 光敏色素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光谱相同
D、 光敏色素与光合色素分布的位置相同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物种
C、 样方法和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均可用于调查农田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记重捕法精确统计种群密度
 秦岭国家植物园蝴蝶共有5科76属134种,随着植被丰富度的增加,蝴蝶多样性指数上升。下列有关某蝴蝶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蝴蝶的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B、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蝴蝶种群,将来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多
C、 该地区某蝴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无关
D、 蝴蝶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重大变化
 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野生动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将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D点值,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保护濒危野生生物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环境容纳量,如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华南某地的防护林中,适度砍伐成树有利于林下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增多。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防护林中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而无水平结构
B、 砍伐成树降低了种内斗争有利于植物丰富度增加
C、 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增强
D、 人工干扰可能会改变防护林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我国北方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三年后,对该地区蜘蛛类群的研究表明,地面蜘蛛丰富度增加,但原来分布于农田的蜘蛛种类部分消失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退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B、 部分农田蜘蛛消失说明退耕还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退耕还林后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D、 蜘蛛类群的变化说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是动态变化的
 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冬季落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季相变化明显
B、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 , 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C、 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
D、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小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
 无为市的稻-蟹共生农田是一种高效的立体生态农业,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虫、杂草,还能松动田泥,稻田能为河蟹提供饵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蟹和水稻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B、 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C、 稻田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了光能利用率,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该模式能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加快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研究发现,雄虫和雌虫释放的性外激素可以协同调节该种昆虫的两性行为。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虫释放的性外激素属于一种物理信息
B、 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虫来防治农业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
D、 该研究可证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下列关于生物富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富集会使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高于环境中的浓度
B、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而生物富集现象不具有全球性
C、 在生物体内积蓄的有害物质可能是难降解的化合物
D、 生物富集可使有害物质浓度沿食物链递增
 脑脊液充满于各脑室和脊髓的中央管内,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分泌形成。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带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B、 脑细胞通过脑脊液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大脑深度思考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 脑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依赖于脑脊液,也参与脑脊液的形成与维持
 已知一个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生活在组织液中,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剁激而友生的一伙动作电L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分离并置于某溶液E中(溶液中的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同一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只考虑K+、Na+两种离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的高,Na+浓度比细胞内的低
B、 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比组织液中的高
C、 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中的低
D、 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中的相同
 垂体被称为“内分泌王国”,包括垂体前叶、垂体中间叶和垂体后叶三部分。垂体前叶又称为“腺垂体”,能合成多种激素;垂体后叶又称为“脑垂体”,它本身并不合成激素,主要储存和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运送到其内的激素。以下关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储存在垂体后叶中
B、 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体温调节紊乱
C、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集合管等靶器官
D、 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下图为抗利尿激素(ADH)调节肾小管管壁细胞对水分重吸收的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B、 ADH可促进囊泡转运,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C、 ADH受体不敏感或受损时,可引起人体尿量减少
D、 血浆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合成的ADH量减少
 免疫检查点是指在免疫细胞中表达的能调节免疫激活程度的一系列分子。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是典型的免疫检查点,它既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激活,又可以通过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不对该细胞触发免疫反应。癌细胞会通过过量表达PD-L1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免疫检查点可以防止因免疫细胞过度激活而引发自身免疫病
B、 过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会引起过强的免疫反应
C、 人工合成PD-1抗体可用于治疗癌症
D、 若敲除癌细胞中PD-L1基因,癌细胞可逃避T细胞识别,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油菜素内酯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其能促进芽、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盐胁迫会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科学家为此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6组是在180mmo1·L-1的NaCl胁迫下进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油菜素内酯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B、 由图可知,油菜素内酯可以缓解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C、 影响玉米生命活动的环境条件除了盐胁迫外,还有光照、温度等
D、 由图2-6组可知,油菜素内酯的作用表现出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
 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迁入某环境后Nt/ N0随时间的变化情况(N0表示种群起始个体数量,Nt表示第t年个体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0~6年种群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B、 种群数量维持在a/2可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C、 15年后种群自然增长率不变,出现类似指数增长
D、 该种群在第0年和第6年的年龄结构相同
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种间竞争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指有别的物种存在时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际生态位中存在种间竞争
B、 基础生态位大于实际生态位
C、 当可利用资源减少时生态位的宽度增加
D、 窄生态位时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强度大于宽生态位
 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00J/(cm2·a)
B、 第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20J/(cm2·a)
C、 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有50%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D、 无法计算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是物质循环中连接非生物环境和群落的关键成分
B、 信息在甲、乙、丙、丁及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都是双向的
C、 甲、乙、丙、丁的生物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D、 图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环境→丁”以及“甲→丙”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