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新疆哈密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3-2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唐宋两代的诗各有千秋,唐诗偏重抒情,而宋诗偏重议论,普遍缺乏修辞技巧,不符合主流诗人的审美。这是文学史的通义。宋诗出现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
B、 受理学影响为社会现实服务
C、 佛教道教思想的冲击
D、 城市生活丰富导致思维开放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提出,一个懂得养生的人,不应“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而应常怀仁爱之心。这一思想(  )
A、 反映了西汉末年的政治黑暗
B、 强调精神情志活动对人体的作用
C、 体现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 忽视清心寡欲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此规定(   )
A、 保证了高级种姓血统的纯正
B、 强化了刹帝利与吠舍的差别
C、 体现出种姓职业世袭化特征
D、 说明印度的政治受宗教控制
 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双马镫实物(如图);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双马镫可作为实物史料为北燕的建国提供证明
B、 马镫的发明使印欧人开始进入欧洲、印度的广大地区
C、 马镫的传入,为欧洲大规模建立骑士军队提供了可能
D、 在该文物主人生活的时期,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稳定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这表明新加坡(  )
A、 政府重视清除殖民主义的残余
B、 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国
C、 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
D、 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如图为1935年美洲种族分布的统计数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 美洲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B、 黑人在中美洲的种族分布比例最低
C、 大量欧洲人开始涌入北美洲导致白人比例激增
D、 拉丁美洲独立后根除了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
 1870年,华工在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薪资的三角洲地区的基层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逐渐被开拓。材料侧面反映了(  )
A、 华工解决了美国劳动力不足
B、 华工造成美国工作岗位紧张
C、 华人对美国开发的巨大贡献
D、 华人强大的适应与改造能力
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
A、 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
B、 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
D、 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时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霍乱、肺结核等疾病滋生,城市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重。19世纪末,德国开展了卫生改革,改革涉及环境、住房、学校等多个方面。除国家层面外,市政当局、建房互助协会、公司、医生以及居民等广泛参与,政府出资为部分工人修建住房,各邦颁布了相关住房立法,市政当局开展了大规模城市供水建设活动。1883年,帝国国会相继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帝国疫苗法》《食品法》,极大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1860年至1914年,德国各大学医学院至少创办了173个研究所,其中许多研究所是专为研究城市流行病而建立的,例如肺病研究所。面对婴儿死亡率高的问题,德国发起了婴儿保健和学生保健运动,制定了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以及牙科保健服务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长期战斗在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前线,在战乱的农村环境中,伤寒、痢疾、鼠疫等传染病严重威胁军民的健康和生命。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革命队伍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1937年开始,相继成立卫生科、边区卫生委员会和防疫委员会,并创办陕甘宁边区医院,1942年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同时,边区组织大批医疗队下乡巡回,训练大批助产士与民间卫生工作人员,准备在区、乡建立医务所。边区卫生处先后印发“军民手册”“防疫须知”等手册传单,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卫生防疫运动。卫生处还提出“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口号,1941年,光华药厂与延安医科大学联合组建了中西医研究室,以科学态度共同研究医药制造,收到较好效果。

——摘编自朱鸿召《延安时期的卫生防疫工作》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6世纪的航海探险和建立殖民帝国使局限在狭隘范围内的地中海贸易扩展成为世界性的事业。意大利城市热那亚、比萨和威尼斯从此默默无闻,而里斯本、利物浦和阿姆斯特丹的港口船只汇集,商人的货物架上堆满了商品。除了东方的香料和纺织品以外,现在又有了北美洲传入的土豆、烟叶和玉蜀黍,西印度群岛的糖蜜和甜酒,南美的可可、朱古力,非洲的象牙等。从西半球大量运进白糖、咖啡、大米和棉花,使这些物品不再成为奢侈物件。 

——摘编自(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新华社《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