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作者UID:11003641
日期: 2024-06-28
期末考试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非选择题(第25题20分, 第26题16分, 第27题16分, 共52分)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

【创新之船】

材料二 图8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新轮船。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 而以蒸汽为动力的 “克莱蒙号”新轮船于1807年8月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侵略之船】

材料三 图9是1840年来到太平洋东岸的英国兵船,是英国崛起的见证。

【自强之船】

材料四 1871年12月23日,以岩仓具视为正使,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为副使的“欧美使节团” 离开横滨,前往美国,图10《岩仓大使欧美派遣》描绘了出行的人和送别的人,海面上漂浮的是一行人搭乘的“亚美利加号”船。半年之后,转向欧洲,途经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俄国等国家。 “欧美使节团”历经一年零九个月,对欧美诸国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的考察。

【革命之船】

材料五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9时,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停泊在彼得格勒顿涅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起义者冲进并占领了冬宫。从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就成为了十月革命的象征,这一炮声改变了世界。

部分国家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导下,过分夸大安全需求实施所谓的预防性战争,导致地区安定与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战疆域拓展】

材料一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 “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摘编自(英) 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战争目的变化】

材料二 “当我们采取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7年在国会的演讲

【混合战争出现】

材料三 二战以后, 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谋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以美国“净评估”为代表的战略评估兴起,根据其“测量性” “判断性”来研判战略威胁。

——摘编自黄少安《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回顾与总结》

材料四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解决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中国和非洲正在通过共同探索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回答历史之问,携手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

---2023年8月24日, 习近平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五 加沙地区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中方深表关切。当务之急,冲突各方立即停火止战,释放被扣平民,避免更为严重的生灵涂炭; 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 国际社会拿出实际举措,防止冲突扩大。

---2023年11月2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的讲话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 历经劫难,绵延不绝。某班进行“文明何以薪火相传”的主题活动。

【上下求索以从之】

材料一:

图11创作于公元前150-前125年,现存于卢浮宫,被发现时已经断失了双臂……全世界的美术都受到它的启发。他们为人类找到了“美”的起点——美是从个人的身体开始的;肉体的美,精神的美,并不分离对立。一个健康自信的身体,就应该是一个崇高的精神、 自信生命的开始。

图12创作于公元十五世纪后期,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它肯定世俗的繁华与感官享乐。以神话为主题,画面芳草鲜绿,落英缤纷,以极细腻的笔触勾绘花的盛放,画面洋溢着新时代的喜悦之情。

——摘编自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浴血奋战以卫之】

材料二 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 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 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威廉·霍夫曼《威廉·霍夫曼日记》

【殚精极虑以救之】

材料三 1920年底, 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 ,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

——摘自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四 1933年3月4日, 罗斯福就职,实施“新政”,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新政”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渡过了空前大灾难。

——摘编自孔根红《危机与变革、前途与命运——简析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几次反“危机”》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