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

日期: 2025-04-0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后来的科学家在此基础上概括并提出了更完整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阐述合理的是( )
A、 鲸和鲨鱼的鳍是它们有共同祖先的比较解剖学证据
B、 可遗传的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导致生物发生进化
C、 进化一旦发生,生物越来越高等,越来越复杂
D、 发生进化时,物种的基因库将发生定向变化
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吞噬的好氧细菌。下列不能作为支撑该学说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是( )
A、 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菌细胞膜上的相似
B、 线粒体核糖体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相同,与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不同
C、 线粒体中的DNA分子是裸露且呈环状的,与染色体上的不同
D、 线粒体和细菌细胞中经转录形成的RNA分子都不需要剪切
杭州亚运会马拉松比赛在2023年10月5日进行,下列关于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出汗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增加
B、 体温上升,下丘脑的感受器中形成热觉
C、 控制肌肉的神经末梢都分泌兴奋性神经递质
D、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内环境pH明显下降
某同学用自动血糖仪测量了自己5小时内血糖的变化并绘制成了曲线,如下图所示。0时表示刚戴上血糖仪的时间,测量期间该同学还进行了进食和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的血糖浓度有波动,说明他患糖尿病
B、 进食前,血浆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
C、 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胰岛A细胞分泌量增加
D、 3~4h,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进入冬季,流感病毒和支原体引起的合并性肺炎成为儿童患病的主因。下图是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发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PC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
B、 a表示B细胞,它需要接受两个信号后才能被激活
C、 在第二次接触抗原后,b会增殖并快速产生抗体
D、 c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专门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的抗体
蝗灾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研究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可为控制蝗灾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致蝗虫患病致死的传染性病原体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 若不存在密度制约因素,蝗虫种群增长模型将呈“J”形
C、 杀虫剂、天敌都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D、 蝗虫种群数量若呈“S”形增长,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变小
当人体血压因某种原因大幅下降时,血管中压力感受器可感受到血压下降,并通过反射控制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升高血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细胞
B、 人体升高血压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 当血压下降时,肾脏产生的尿量相应增加
D、 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
下图为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释放、运输、作用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B、 细胞X分泌的神经递质通过自由扩散传递到突触后膜
C、 蛋白M只能接受特定神经递质,是因为其有特定空间结构
D、 神经递质降解酶降解神经递质,可避免细胞Y持续性兴奋
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的形成可以用“淀粉—平衡石假说”来解释:当植物的放置方向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引起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石细胞导致植物根部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生长快
B、 平衡石细胞使得植物根部对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更敏感
C、 植物根部和茎部的生长素分布受平衡石细胞的影响是相同的
D、 平衡石细胞使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上端向下端进行极性运输
肌肉受到长时间挤压而出现局部组织坏死时,不宜立即解除挤压而使血流通畅,原因是坏死的组织中会释放大量肌红素(肌肉细胞内原血色素蛋白)、钾等物质,导致内脏功能衰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坏死的组织释放大量肌红素、钾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B、 在正常组织中,血浆中蛋白含量和渗透压都高于组织液
C、 进入组织液中的钾有一部分先进入淋巴液,再从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
D、 上述事实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外来物种常常会对本地物种造成较大的影响。某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地栖绿蜥蜴,有人在该森林中引入了一种地栖褐蜥蜴,一开始本地地栖绿蜥蜴数量大幅减少,少数转移到树上生活。仅过了20年,本地地栖绿蜥蜴大都变成了树栖的了,且进化出了黏性强的护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栖绿蜥蜴与树栖绿蜥蜴属于两个物种
B、 外来物种导致本地地栖绿蜥蜴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这20年中,绿蜥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
D、 褐蜥蜴的存在对绿蜥蜴进行了选择,使其发生协同进化
下图表示某植物两个器官生长1cm所需时间随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情况,Ⅰ、Ⅱ分别代表两个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Ⅱ可能分别代表芽、根生长1cm所需时间随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情况
B、 c~d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其对相应器官的促进作用减弱
C、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相应蛋白不同
D、 从曲线看,生长素浓度对两种器官都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果
激素、神经递质都是细胞中重要的信息分子,下列对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而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产生
B、 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
D、 激素由体液运输,存在于体液中,神经递质不在体液中
物质X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探究物质X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胰岛B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条件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浓度葡萄糖和物质X都可使胰岛B细胞分泌量增加
B、 应保证三组体外培养的胰岛B细胞分别来自三只健康小鼠
C、 实验结果说明,物质X能增强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
D、 推测物质X可用于治疗由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的糖尿病
下图是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其中,a、b、c、d是相关神经纤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代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发生时,兴奋可在其上双向传导
B、 刺激P点,兴奋可在c上双向传导,膀胱也可完成排尿反射
C、 通过c、d,大脑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 若d控制膀胱收缩,则d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
在一个湖泊中生活着甲、乙、丙三种单细胞藻类,某同学从湖中取出100mL湖水,放置在一个玻璃瓶中,并将该玻璃瓶放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培养,连续取样调查并记录玻璃瓶中三种藻类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玻璃瓶中培养时,三种藻类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B、 甲藻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形,在第5天左右增长率最大
C、 刚从湖中取出的水中甲藻数量最少,说明甲藻不适应自然的环境
D、 湖泊中,由于螺类等捕食者的存在,甲藻种群可能不存在K值
下图是某农田弃耕后50年中三个不同时段的景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弃耕早期,此时农田中没有垂直结构
B、 图丙阶段,图甲中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C、 整个过程中,群落的光能利用率和稳定性都增加
D、 图丙阶段,群落达到稳定,物种不再发生变化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