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结成联盟
B、 炎帝和黄帝都是古代部落的首领
C、 海外华人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治秦,“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这一做法( )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直接壮大了秦国经济实力
C、 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黄巾起义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同时也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纲纪衰败。据此可知,黄巾起义( )
A、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B、 消除了社会矛盾
C、 促使光武中兴局面出现
D、 削弱了地方势力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客观分析和评判的态度和方法。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齐桓公用管仲进行改革
B、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
C、 东汉末年发生黄巾起义
D、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
A、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刘子晕的《昭君出塞图》
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 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摘自王存、胡骏杰《中国神话大全》

材料二 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

劳动工具得到了改进,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水利设施的兴建,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

材料三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四 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汉字之源】同学们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文字的起源。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任务二 思想之光】同学们在感知的基础上,探寻文字促进社会思想的发展。

材料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任务三 文史之萃】同学们分享文字记载的史学阅读信息卡。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任务四 科技之光】同学们深入探索造纸科技的进步与贡献。

材料 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纸草,不容易长期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摘编自七上历史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任务五 科技与艺术】同学们再深入探寻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