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2024年中考一轮复习34:信息的传递

日期: 2025-04-06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不一定停止
B、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人们通过乐器发声时的响度和音调,来区别不同乐器的发声
D、 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线电话是靠电流传递信息的
B、 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更先进
C、 无线广播、无线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 电磁波传递信息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凭借它的高传输速率、低时延、多终端、广连接等各项优势在年抗疫复产行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空中课堂,“智能快递小哥”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所指的就是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中的第五代网络,经测试下载速度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更长
B、 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C、 手机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手机的折叠屏主要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柔性发光二极管做成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反应
B、 北斗卫星之间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 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 X射线与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关于能源和信息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人们大规模使用的能源是电能
B、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调谐器的作用是将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信号上
D、 相同时间内,微波比激光传输的信息更多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广播电台是利用无线电波广播的
B、 微波炉是利用微波加热物品的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D、 医院利用红外线杀菌、X射线对人体透视
无线电广播是(   )
A、 利用振荡电流传输信号的
B、 利用电流传输信号的
C、 直接利用音频电流传输信号的
D、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如图所示,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推出了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系列报道,在5G、AI、MR等技术的加持下,通过采集代表委员及所在工作环境实时信号并运用CAVE演播室技术等比例还原真实场景,实现了主持人身处北京演播室,便可“一步跨进”采访场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机录制视频时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B、 使用AI(人工智能)将声音转化为文字是利用了语音识别技术
C、 使用MR虚拟与现实交互技术看到物体时,没有光进入眼睛
D、 运用CAVE投影系统显示的虚拟现实实质上是影子
北京冬奥会期间,所有场馆都将实现全覆盖便于进行实时转播,境内接力火炬以及比赛使用的车辆将全部使用氢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信号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B、 信号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 信号传播速度快不需要时间
D、 氢燃料是二次能源

多选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简答题

科普阅读题

综合题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微波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微波很有“个性”,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但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且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仅能透过,其能量也会被吸收.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能透食物,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2009年4月29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竣工.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波长范围宽、亮度高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被科学家称为“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

光的波长决定了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类型,如“可见光”照射人体时,会反射到我们的眼睛,被视神经所感觉而“看到”人体;而X射线光照射人体时,则会穿透人体,并在X光底片上留下穿透程度的影像记录.

光波具有衍射现象,用光探测物体时,光的波长应当与物体的大小相近或更短.如要“看清”金属原子等微观物体,必须选用与这些微观物体大小相近或更短的波长的光束.科学家利用光束在物质中的衍射、折射等特性来探究未知的微观世界.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