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2024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作者UID:17299681
日期: 2024-12-23
中考模拟
积累·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眼前云浪留的天空、草花烂漫的大地、绿树丛中婀娜多姿的乡村,宛如一(fú)渐次舒展的长画卷。四野苍翠的群山,勾(lè)出这方山水的美丽轮(kuò):说是山,似乎有些夸张,这里的山很温柔低调,更不无任性与傲慢;低矮而平滑的山丘,到处生长着蓊蓊郁郁的松柏树,林间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②这个季节,最引人注目的该是那一片片娇羞滴滴、含情脉兀自绽放的梨花。梨花一如早春的雪光。她那不娇不恬、一尘不染的朴素情怀,那不喧(xiāo)造作、平静温婉的性格,无不给那些寄情山水的真诚诗人以魂牵梦萦的期待。

③徘徊花下,你偶尔会听到镰锄碰撞的响声。循声望去,你会发现那些勤劳淳朴的农人,三三两两在各自房前屋后的梨树下。小心翼地给庄稼除草、施肥,与拔节的麦苗亲切对话,倾听雾和土壤的朦胧叹息。枝头飘零的花(bàn)落在他们的头上、衣襟上、眉梢上、唇上……

④这时村口的高音喇叭里传来“你不到来花不开”的歌曲,歌声在柔柔的花香里回荡,在我们心里流淌、澎。此情此景,不就是我一生中苦苦问寻的香格里拉吗?到底是谁的(yān)然一笑盛开了如絮的梨花涂染了天边的朝云?到底又是谁的护让这片温润的土地花香鸟语、一片明朗?

(选自《绽放在心中的那片梨花》,有删改)

阅读·鉴赏(7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聆听教诲,我们应牢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②一往无前,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奋斗的道路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 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广大青年一定能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

③奋发有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们。 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广大青年要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④心系家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____,____,____。____,____,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⑤让我们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新时代中国青年必能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材料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节选自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①诸暨:今浙江境内。②挞:用鞭棍等打人。③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④韩性:元末大学者。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折耳根,匍匐在舌根的乡情

①我是吃折耳根长大的。

②在我的记忆中,每到春天,我的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折耳根的身影,就连扑到脸上的风,也夹着浓郁的腥香,熏得人食欲空前膨胀。于是,那些刚羞答答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头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折耳根,就会成了吃货们的猎物,被无情地从泥土深处拔起,填充了胃壁的褶皱。

③那时候,大人们有忙不完的活儿,挖折耳根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自然地就落到了小孩儿身上。

④牵着老黄牛,拎着竹篓,拿把小铁撬,哼着不知名的歌谣,在草丛或庄稼地里寻觅那一株新绿。枯燥的童年生活,就多了一缕浓郁的馨香。

⑤刚打春时,折耳根还没完全钻出地面,只有一小段紫红色叶尖露了个头。这时折耳根对生的叶片还未完全张开,但只要是山里人都知道,正是这种折耳根,最为爽脆鲜美,芳香扑鼻,而且它节长、毛少、根茎白嫩肥胖,好打理。而那些完全张开或半张开叶片的折耳根,往往地下根茎已开始老化,口感和腥香都远不及前者了。

⑥农村孩子生来就对草木有特殊的敏锐度。哪怕在寒风凛冽的初春,哪怕地面上还见不到折耳根的身影,我们也能准确地找到折耳根,并且知道什么地方的折耳根更鲜美肥胖。在那些潮湿的田边地角,半蹲着身子,手持小铁撬,顺着泥缝里冒出的一星紫红插进去,用力把泥土摇松,另一只手提起折耳根的顶部轻轻一拉,一根又粗又长的折耳根就成了囊中之物了。在一些空旷地带,一锄下去,就是好几根。每每拎着满满一篓折耳根,心底都会有种莫名的成就感,仿佛是凯旋的将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赶回家向大人们邀功。

⑦折耳根的腥香味很重,吃不惯的人,会受不了它浓浓的腥味,掩鼻作呕。但对于喜爱它的人来说,它却是脆嫩爽口、酸辣稍甜、芳香扑鼻的天然美味。摘了须,用清水清洗干净,折成小段,撒入盐巴,拌上红油、酱油、醋、白糖,就是一盘可口开胃的下饭菜。白生生的根,脆嫩嫩的叶,裹上红通通的辣椒油,微微蜷曲着身子,匍匐在白花花的米饭上,不仅是肠胃的佳肴,更是视觉的珍馐。席间,只要腥香四溢的凉拌折耳根一上桌,往往眨眼之间就会被一扫而光,吃的人还意犹未尽。

⑧因小时候吃野生折耳根多,又都是在春节期间,所以总会把折耳根与过年联系起来。在外地漂泊的那些日子,一到过年,就会想到折耳根。想到家里那张斑驳的木桌上,它妖冶地盛放着,勾起了我无处搁浅的乡愁。

⑨记得2002年时,在深圳福田的一家川菜馆门前,蓦然见到折耳根几个字,全身的馋虫一只只复活过来,蜇得我忘了形。一向只吃路边摊的我,顾不得看标价,快步冲进装修奢华的饭店,急不可耐地点了份凉拌折耳根。菜上来时,虽然不如我所想象,但那几根又瘦又老的根茎,却也有几分折耳根的模样。我拿起筷子,咂着嘴,吱溜一声,和着口水一起,前面还没到肚子,后面的碟子却空了……回头想想,这十八块钱,我除了咂到一嘴酱油,还真没品出个折耳根的味儿。

后来,定居重庆,可以天天见到折耳根,餐餐吃着折耳根,不再为了那一缕腥香而魂牵梦绕,可算是圆了梦。却不知为何,往往在大快朵颐时,心底无来由地一阵阵抽痛,那折耳根与唇齿的亲吻,也跟着变得寡淡无味了。对于这种徒增的烦恼,我认为是重庆与老家的折耳根不一样。在重庆吃到的折耳根,都是人工种植的。

⑪后来,我又走过了不少地方,也吃过不少折耳根,甚至这两年,在广东的菜市场和超市,都能买到折耳根。而且,生吃凉拌折耳根也成了普遍的做法。但,我的心底,始终浮动着一根不同的折耳根,令我难以忘怀。

⑫折耳根,就是那匍匐在舌根的乡情。它让我时时反刍着,不忘对故乡的依恋,对亲人的牵挂,对幸福当下的珍惜!

(选自瑞文网,有删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和绵阳市梓潼县,以剑阁县部分为主体部分。剑阁县的翠云廊已建成国家ААААА级风景区。

据统计,剑门蜀道有古柏12351株,其中剑阁境内7886株,梓潼496株,昭化144株,阆中17株,南江3808株。翠云廊剑阁段现存古树7803株,其中古柏7778株,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最“年长”的“剑阁柏”和“帅大柏”树龄约2300年。

材料二:

①古人为什么要植这么多古柏呢? 一是植树表道,起路标作用;二是以树计里,有里程碑的作用;三是保护道路,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四是便于修栈道就近伐木取材;五是为行人提供行路方便,遮阴避暑。

②翠云廊古柏能留存,与历代严令保护有很大关系。 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老百姓便以护路爱树为己任。历代统治者也都很重视对驿路驿树的保护。

③秦汉至唐就设有专人管理,北宋颁布了管理行道树条例,据《宋史》记,南宋时还发布了“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 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 史载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在交接任时,相互要清点行道树,把植树护路的情况作为一项政绩来考核,作为升迁的重要标准之一。 清代官府还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

④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对翠云廊古柏的保护,采取果断措施,禁止任何人砍伐,颁布了古柏管理条例,还先后三次清理登记、挂牌编号;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了加固维护;每年都要进行群众性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

材料三:

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 他听取古蜀道和翠云廊整体情况介绍,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 他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的世代共同守护。 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临行前,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材料四:

①翠云廊,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珍品,而且是全世界的瑰宝。 “蟠根惊窜蟒,弱干识栖凤”“老柏参天合,人行翠幄中”“翠云坠蹬道,尤爱柏参天”。 苍劲的身躯,留存了古朴风韵;翡翠的情怀,染绿了人们的胸襟。 漫游在翠云长廊中,踏着古老的石板蜀道,想秦关汉月,吟唐风宋韵,怀历史之苍茫,感岁月之悠长。

②翠云廊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科学家称古柏为“森林化石”,文物专家则视之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文人墨客比之为“绿色长城”。 外国专家赞之为“举世无双的奇观”“古代陆上交通的活化石”“比欧洲罗马大道优美”,是“世界文化遗产”等。

(以上四则材料均选自《广元日报》)

应用·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