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西省抚州市八校2024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质检试题

作者UID:22425278
日期: 2024-06-23
中考模拟
语言文字运用(10分)
古诗文阅读(20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耳朵也有乡愁

张金凤

①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最先怀念的,一定是母亲那一声声呼唤。黄昏时候,炊烟袅袅散入天际。大街上玩耍的孩子,草坡里剜菜的孩子,沿着小河摘打碗花、捉蚂蚱的孩子,跟小羊在西坡上睡着的孩子,都会在母亲的喊声中醒来,抖掉满身的草叶、尘土和野地里的风,那一声声呼唤在哪里呢?耳鼓已经寂寞得锈迹斑斑,长满了青苔,就埋在作业本、点读机、电视、电脑中,一个手掌大的手机里,他们戴着厚厚的玻璃镜片儿,佝偻着弱小的脊背,钻进这些数字游戏和电子垃圾里,何须母亲呼唤

②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那些乡村最经典的天籁:清晨里最早叫醒它的鸟鸣,深夜里点缀梦境的落叶的脚步和沙漏般的清露的滴答。最早醒来的那是柳莺;那是蓝鹊,在五月的麦田上畅游,在高高的电线上、高高的竹竿头、丝瓜藤上、葡萄架上呢喃着春风秋雨,呢喃着临冬的告别和春来的欣喜。夏夜的鸣蝉落脚在一封旧信笺上,吟唱到梨树下小院一角的星辉里,不肯消歇的歌吟半夜都会梦游出口,伴着母亲纺线织布搓麻绳打补丁的针脚,是促织那深深浅浅、远远近近、平平仄仄的鸣唱,清冷的秋夜似乎就不那么漫长了,寂寞的冬寒似乎就被挡在窗外了。

③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惦念田野里那一声声吆牛犁地的声音,大路上催促马拉车的声音,羊咩,马嘶,淹没在长长的阡陌间,长长的庄稼垄间。犁铧撕开硬土的声音,牛鞭在空中“啪啪”一甩,那清脆的抽响,而是要拴住浓妆艳抹的夕阳。“呱呱”的驴叫声,是农耕交响曲里的高声部,却充满了号角般的激情;还有马的一声声响鼻,仿佛在讥笑那些沉甸甸的庄稼垛,在藐视那些看起来沉重的农活儿。马的蹄印“嗒嗒”地敲击着石板铺成的桥

④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河畔上的交响曲,青蛙是主唱,拨动着青苔,滑动着清水,然后“呱呱呱”高昂、气壮山河地高唱,那是撕裂长空般的欢笑来助演的还有那些小虫,它们声部庞大,井然有序。高声部在歌颂光明,握紧了大地的脉搏;中声区委婉迤逦,如那钻天的云雀。虫子们、青蛙们唱累了,会给一个弱小的纺织娘展现的机会,那琴弦上汩汩流淌的是抒情的小夜曲,许多小虫们就跟着那些琴声练轰鸣,如赞美诗般神圣。

⑤如果耳朵也有乡愁,它记得每一个柴门里的每一声犬吠,它记得谁家的雄鸡在清晨的墙头上;它记得那些咕咕叫的母鸡,在草垛根呼唤小鸡来吃虫的殷切虚荣的年轻母鸡,每一次下蛋,都会张扬得村庄里每个角落都听见。这些,耳朵都记得,它都想念,都远啦!村庄里还有狗,却不是那些柴门边巡夜的狗,是卷毛的宠物,它们早已经背离了看家护院的神圣使命,远没有穿透黑夜的力量和威慑罪恶的正义。鸡们群居在狭窄的宠子里,一生的使命,来欺骗世界。公鸡们更是凄惨,高科技缩短了它们的生命,被迫不及待地送上了人类的餐桌,满足那饕餮的嘴巴。乡村的雄鸡高唱图呢!耳朵,这图景,真的存在过吗?耳朵不记得了

⑥故乡,故乡,请唤我,游子将沿着你的召唤回来!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德不孤必有邻

李朝德

①“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并且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随。史载:大舜所居之地,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朱熹《论语集注》释曰:“邻,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皇侃《论语义疏》言:“邻,必为人所报也。”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并能以此凝聚、感召,影响他人

②中国自古就有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讲究树德为先、立德为重、尚德为要。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恪守良知;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在追求完美人格方面,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见贤思齐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③“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位,旨在强调“德”对于做人,也是在倡导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德。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以德为本的价值观,齐之以礼”的王道仁政,继而被《大学》演化为“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为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

④“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方向性作用,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修身境界。北宋名臣范仲淹,毕生尊道贵德、以德立功,“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史,在朝廷则又如孔子”。去世之后,宋仁宗赐其谥号“文正”。“文”是当时社会对一个人学识的最高评价

⑤“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成就功业,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这也正是“人无德不立”的道理。

⑥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立德、修德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与人为善、扶危救难,见义勇为、敢于担当,守信践诺,敬业奉献、勤勉做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道德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积小德成大德。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新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一方面,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以新的时代生活经验激发类型写作活力,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爆款”,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越来越多90后、95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将不断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今天,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更好地推动网络文“走出去”需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其一,鼓励海外华裔作家从事网络文学创作。早在1991年,由海外华侨创办的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即已问世

其二,拓宽国内外媒体推介渠道。随着中国网络文学越来越受海外受众的欢迎,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还是数字报刊、手机网络等, 都可积极推介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

其三,培养翻译人才,建立翻译机制。近年来

(选自《网文多路出海》,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古典文学”,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名著阅读(10分)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