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学6月月考试题

日期: 2025-04-08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1-12题每题2分, 13-16每题4分, 共40分。)

千岛湖分布着众多岛屿,商陆是岛屿上的入侵植物,食果鸟取食商陆果肉有助于其种子繁殖和传播,研究发现周围空旷的岛屿被商陆入侵程度比周围密布小岛的岛屿更严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商陆、食果鸟等岛上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 食果鸟对商陆的取食减缓了商陆入侵
C、 若岛屿物种丰富度较高,商陆入侵程度较轻
D、 食果鸟的活动范围可影响商陆在不同岛屿的入侵程度
生活在深海的热泉口的巨型管虫,既没有嘴也没有消化系统,体内存在着专门供细菌生活的结构,叫做营养体。营养体细胞内的细菌可利用硫化氢氧化放能为管虫供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管虫与营养体内的细菌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B、 管虫内可能有特殊的营养物质运输结构
C、 营养体内的细菌可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D、 营养体内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玉米间作和单作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玉米吸收CO2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时玉米各株间距相同)如下图。据此选择正确选项(  )

(间作是一种种植方式,其核心是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A、 间作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 光照强度为a时,相同面积土地使用两种种植方法收获农产品量相同
C、 遇阴雨天气,不论间作还是单作,b点均会左移
D、 夜间,玉米叶肉细胞中卡尔文循环仍然可以正常运转
下图展示了生物体内与ATP有关的部分反应,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ATP 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苷,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B、 过程②⑥为ATP的水解,在细胞内通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 叶肉细胞内③的速率大于④的速率时,植物体的干重不一定增加
D、 一片处于稳定状态的森林中,过程①同化的能量与过程⑥释放的能量基本相等
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C、 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 A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1000人
D、 与食用玉米相比,食用牛肉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消耗资源更多
单位时间内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或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全部有机物的量,叫做总初级生产量,除去自身呼吸消耗外,剩余部分称为净初级生产量。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或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净初级生产量是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净初级生产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C、 次级生产量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制造的物质或获得的能量
D、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和遗体中的能量均属于净初级生产量
大量繁殖名贵的兰花品种寒兰,最适合的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是(  )
A、 取部分寒兰组织置于适合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
B、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寒兰组织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 将寒兰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其他植物去核卵细胞中实现大规模的克隆
D、 利用基因工程将促进寒兰生长发育的基因转入到寒兰细胞中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一种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为了绿色、高效地防治灰霉病,研究人员从灰霉病多发的大棚土壤中取样、分离出多种单菌落并进行扩大培养,随后将各组微生物的无菌发酵滤液与未凝固的普通培养基混合后倒平板,冷却后在平板中央接种灰葡萄孢,通过比较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情况,从而筛选出高效的灰葡萄孢拮抗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灰霉病多发的大棚土壤取样,比普通土壤更有可能获得灰葡萄孢拮抗菌
B、 取无菌发酵滤液的目的是用拮抗菌的代谢产物对灰葡萄孢产生抑制作用
C、 为筛选出高效拮抗菌,只需在普通培养基接种等量灰葡萄孢作为对照
D、 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最缓慢、稀疏的组别对应的微生物即为最高效拮抗菌
镇江陈醋有“色、香、酸、醇、浓”之特色,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作为工业生产,镇江陈醋的酿制过程需要做到严格无菌
B、 “淋饭”有助于提高发酵原料的透气性,有助于霉菌的糖化等过程
C、 接种醋酸菌后的固态发酵需要“翻缸”,主要目的是抑制杂菌
D、 后发酵时间越长,醋体中风味物质的不断堆积导致醋品更佳
组织培养可快速繁殖植物,得到的试管苗常先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炼苗,苗健壮后可移栽定植。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及幼苗的移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S培养基的碳源一般用蔗糖而不用葡萄糖,以减少微生物污染
B、 MS培养基、NAA溶液、6-BA溶液均可配制成母液,以减少称量的误差
C、 接种时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避免倒插
D、 定植前可先将试管苗移栽到装有蛭石的育苗盘中,因为蛭石含丰富的有机质
 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一般步骤为: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多)→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如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B、 为获得纯种的目的菌种,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灭菌
C、 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灼烧灭菌3次
D、 利用图b计算出样品中菌体浓度为5.85×108个/mL,则接种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7
将两种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接种至培养基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 基本培养基出现的少量菌落一定是单菌落
C、 基本培养基中包含菌株a和b的生长因子
D、 菌株a和b需要的生长因子有所不同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旺、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 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释放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2
C、 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的影响
D、 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分别培养病毒,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可区分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
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立体生态浮床用于水体水质提升、黑臭水体净化和水体景观修复,浮床分水生植物层和深度处理层。上层污水进入水生植物层,水生植物和藻类同时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营养元素。深度处理层从外到内分为A、B和C 处理区,下层污水依次进入A、B和C处理区,A处理区通过废弃软壳(主要为鸡蛋壳)富集微生物及微小动物并吸附P元素,B处理区通过水生动物消化作用将难降解性污染物分解或者转化,C 处理区通过人工介质(主要为聚乙烯和涤纶丝)富集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下列有关该生态浮床设计目的及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浮床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B、 利用该浮床进行水体景观修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 利用该生态浮床可以对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水体提升水质时,同时浮床中的水生植物还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
D、 通过风机转动给浮床提供氧气,更有利于水体的净化,其原因是对浮床提供氧气,可以增强水生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促进对无机盐离子吸收

非选择题(5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