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8月,投考北京大学,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影响。
◆1919年9月,与爱国且倾向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学生在“曦园”工读互助。
◆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①古埃及文明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伊斯兰文明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689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年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1791年
法国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基本落实《人权宣言》原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办学堂一览表(部分)
近代学堂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1866年
福州船政学堂
1898年
京师大学堂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法令,规定: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应兼课珠算等。
——摘编自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材料三 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
——摘编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材料 从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已经差不多500年时间,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段:第一个财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段,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二 下表整理自《大国外交2023》(新华社2024年1月3日特稿)
中国外交大事
影响
中国推动巴以停火止战,向加沙地带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展现国际社会促和共识。
国际舆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
中国为印尼建设的雅万(雅加达—万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为沿线经济发展赋能,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
中美两国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
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中国的努力展现了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