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4年初中毕业水平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作者UID:22828119
日期: 2024-09-07
中考模拟
积累运用(30分)
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各题。

    【材料一】今天,让我们词穷的不一定是理屈,还可能是表情包。键盘的使用让我们开始“提笔忘字",表情包的流行让我们逐渐“词不达意”。“不假思索”地使用流行语,会钝化我们的感受,让我们产生一种惰性,加入语言的“假面舞会”。

    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我 emo 了”,显然是一种审美的降级。“yyds”和*绝绝子*说起来爽,看多了也烦。夸人只会说“太漂亮了”,面对一个笑话只会回复一串“哈哈哈哈哈哈”,未免太过乏味。躲在表情包里的表达,才是缺乏表情的。在离开网络环境、需要进行规范化表达时,一些年轻人只剩下了干瘪的文字和磕绊的语言。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02月28日)

【材料二】

    年轻人为何会出现“词穷”问题?首先是过度依赖媒介技术。虽然媒介技术能够解放人的身体,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过度依赖会导致个体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退化,甚至导致感官或身体机能萎缩。

    其次是过度依赖线上沟通,削弱了线下交流。现在不少年轻人是“低头族”,彼此的联系主要在线上,线下的面对面交流显得“无足轻重"。过去参加好友聚会时,朋友一见面常有聊不完的天、说不尽的话,而现在简单寒暄后,便没什么可多聊的,好像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这种线下交流的“无话可说”还体现在家庭中,有些年轻人回家之后,好像没有特别多的话要和父母说,因为平时会打电话和视频交流,从朋友圈也能了解各自最新情况,深度交流好像没必要了。

    最后是“视觉传播"带来年轻人思维模式的变化。语言背后体现的是思维,过去的文字表达需要调动个人的知识积累进行遣词造句。但现在不少年轻人迷恋短视频,习惯了用浅白的网络语言进行表达。网络语言的复制模仿、随意改编、混乱使用可能会重塑青年群体的语言,进而影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习惯。久而久之,“短平快*取代深度思考,“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维"。因此,短视频语言取代文字表达,不仅会带来“词穷"问题,还可能导致个人逻辑思维的破坏和理性思考的缺失,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02月27日)

【材料三】一个人的素养、能力及作为和影响,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年轻人“词穷”,不管科技和网络的影响有多大,它都是外因。事实上,网络内容精品化建设和网络语言文字表达的示范引导不可能一蹴而就。等待网络媒介优化后解决“词穷",这显然是消极的,至少是不现实的。

    与其说“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导致的”,不如说有些年轻人不会说话和书写,主要是缺乏实践。因为精神属于意识层面,它包括认识范畴的思维、理念、观点等。实践不仅检验真理,而且是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根本途径。一定意义上,语言就是一种实践。

    在口语交流时“词穷",想到国人学英语。为什么很多人花了时间下了功夫,到头来只是“哑巴英语”,因为他们靠死记单词、硬背语法。如果找到合适的语言环境,捉住能够练口语的"对手”,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效果必然迥异。同理,一些年轻人解决“词穷”,多从网上"转入线下”,不应是补充手段,而应是重要途径。但又不能为学语言技巧而学语言技巧,而是在真实的为人处事中学会思考判断,打足腹稿。有了实践基础,你就一定会有表达自信,并实现理想的表达。

(摘自《红网》2024年02月29日)

【材料四】如何重塑语言文字能力,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202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并且强调高校要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

(摘自《澎湃新闻》2024年03月01日)

校园电视台的小广和小东同学想以《鉴赏家》这篇小说为素材,拍摄一个微电影,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鉴赏家

汪曾琪

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就送什么果子。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橡。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③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④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这样一种风俗,早早就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讨个吉利:添福添寿。于是就都依了他。

    ⑤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⑦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⑧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给季陶民送果子,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诀媚。

    ⑨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    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⑩叶三说好,而且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⑪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⑫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⑬“唔!你怎么知道?”

⑭"花是乱的。”

⑮“对极了!”

⑯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乱。”

⑰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

⑱“何以见得。”

⑲“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

⑳“对。”

㉑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㉒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㉓“不对?”

    ㉔*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㉕“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㉖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㉗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叶三有个学名,叫润生。季陶民给他起了个字,叫泽之。送给叶三的画上,常题“泽之三兄雅正”。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㉘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㉙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㉚有一天有一个叫迁听涛的日本人来拜望叶三,说是专程来看他收藏的季陶民的画的。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迁听涛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㉛迁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㉜叶三说:“不卖。”

㉝迁听涛只好怅然而去。

㉞叶三死了......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