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09-06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主要包括对红军宣传、对群众宣传、对敌宣传三个部分。

对红军指战员的宣传,主要是鼓舞士气,指明红军的军事战略,明确红军的前进方向。如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期间,在遵义枫香坝绘制宣传画,画中山头高插“运动战”的旗帜,旁书“把红军运动战特长最高度发扬起来”,反映了遵义会议后,红军回归了正确的军事路线。

对沿途各族群众的宣传,主要是向长征沿线各族群众宣传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唤醒民众,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敌人的反动宣传中解脱出来。如1935年5月,为宣传民族政策,保证部队顺利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由陆定一撰写、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宣称“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用六字格言的形式,生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政策的基本主张。

对国民党军及其地方军阀部队的宣传,主要是瓦解敌人,开展统一战线。如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取得的最大胜利,歼灭俘虏了大量敌人。长征亲历者黄镇绘制了反映遵义大捷的漫画。红军干部对被俘白军进行宣传,一大部分白军参加了红军。又如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于1935年3月10日发布的《告国民党士兵书》,指出国民党士兵大部分是穷人出身,为国民党作战不是为国为民,而是祸国殃民,还说明红军是工人、农民和苏维埃政府的军队,欢迎白军士兵来参加红军。

党和红军领导都很重视宣传工作,全员参与宣传工作。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重视宣传工作,做了充分的宣传准备工作,印刷了大量的宣传品,如《十大政纲》《土地法》《劳动法》以及宣传红军宗旨、抗日等方面的布告等。陈云在向共产国际作的《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红军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战士都参与到标语的宣传工作当中,每个红军战士都随身带有一截粉笔,每天在走过的地方至少写三条标语。

宣传工作对象广泛,内容全面,影响深远。宣传工作对象全面,包括红军指战员、沿途各族群众以及白军官兵。宣传时段全覆盖,包括行军途中的宣传,使红军指战员振作精神,不怕苦,不掉队。战前和战斗中的宣传鼓动,使部队明确战斗任务和意义,发扬不怕流血的精神,保证战斗胜利。宿营中的宣传工作,主要是在宿营时表彰好人好事,总结交流战斗经验或针对部队行军、作战、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宣传工作。宣传内容全面,包括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宗旨,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红军的内部团结等。

宣传工作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红军长征中宣传形式多样,有文字的标语、口号、布告,有形象的漫画,也有口头语言的诗歌、戏剧等。红军在长征途中留下的标语口号更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如遵义会议纪念馆收藏的红军标语。

红军宣传工作针对性强,通用性和针对性结合。红军的宣传工作不是机械的、一成不交的,而是随着沿途不同的政治环境发生变化。除了通用性的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宗旨的标语、文告,红军在西南西北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新标语口号,扩大了宣传效果。如1935年6月9日,红军总政治部颁布了《渡过大渡河后适用的标语口号》,针对四川军阀的苛捐杂税、压迫少数民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标语口号。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红军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多次发布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训令,强调必须进行深入的关于少数民族情况的调查,并依据调查发布切合于少数民族的具体的宣传品、布告、传单、图画、标语等。

红军宣传注重理论宣传与实践相结合.言行一致。再好的宣传,如果不在实际行动中得以体现,就等于空谈。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的特点,或者说红军宣传工作能够发挥作用,关键一点是红军做到了理论宣传和革命实践的统一,无论是党的领导人还是广大红军战士,都能自觉践行宗旨,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红军长征在川南,每取食群众一根萝卜,就在萝卜坑里放上一枚铜圆,此行为被广为传诵,就连蒋介石也大为感叹,要求国民党军队效仿红军此举,爱护民众。遵义红军山上的红军坟及红军菩萨的故事,也生动说明红军愿意用鲜血和生命为群众办好事、微实事,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永恒的丰碑。

红军长征中卓越的宣传工作鼓舞了军心,唤醒了长征沿途的各族群众,为红军长征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在长征到达陕北时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红军长征宣传了党和红军的性质宗旨,让各族群众认识了党和红军,从此,各族群众和红军心连心。如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省锦屏县时,侗族青年杨和钧看见红军宣传的布告、标语,深受鼓舞,他积极救助照顾红军伤员,并帮助已康复的红军战士追赶部队,最后却被反动派杀害。

红军长征也宣传了抗日救国的主张,为危机中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为开创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舆论基础。正如程子华在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回忆中指出:“沿途的群众,从我们北上抗日的行动中,看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还从我们严明的群众纪律上,加深了对红军的认识,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意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克服了转移途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摘编自谢东莉《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透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弟兄

鲁迅

公益局一向无公可办,几位办事员在办公室里照例地谈家务。秦益堂捧着水烟筒咳得喘不过气来,大家也只得住口。久之,他抬起紫胀着的脸来了,还是气喘吁吁的,说:“到昨天,他们又打起架来了,从堂屋一直打到门口。我怎么喝也喝不住。”他生着几根花白胡子的嘴唇还抖着。“老三说,老五折在公债票上的钱是不能开公账的,应该自己赔出来……”

“你看,还是为钱。”张沛君就慷慨地从破的躺椅上站起来,两眼在深眼眶里慈爱地闪烁。“我真不解自家的弟兄何必这样斤斤计较,岂不是横竖都一样?……”

“像你们的弟兄,哪里有呢?”益堂说。

“我们就是不计较,彼此都一样。我们就将钱财两字不放在心上。这么一来,什么事也没有了。有谁家闹着要分的,我总是将我们的情形告诉他,劝他们不要计较。益翁也只要对令郎开导开导……”

“那——里……”益堂摇头说。

“这大概也怕不成。”汪月生说,于是恭敬地看着沛君的眼,“像你们的弟兄,实在是少有的;我没有遇见过。你们简直是谁也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这就不容易……”

“他们一直从堂屋打到大门口……”益堂说。

“令弟仍然是忙?……”月生问。

“还是一礼拜十八点钟功课,外加九十三本作文,简直忙不过来。这几天可是请假了,身热,大概是受了一点寒……”

“我看这倒该小心些,”月生郑重地说。“今天的报上就说.现在时症流行……”

“什么时症呢?”沛君吃惊了,赶忙地问。

“那我可说不清了。记得是什么热罢。”

沛君迈开步就奔向阅报室去。

“真是少有的。”月生日送他飞奔出去之后,向着秦益堂赞叹着。“他们两个人就像一个人。要是所有的弟兄都这样,家里哪里还会闹乱子?我就学不来。”

“说是折在公债票上的钱不能开公账……”益堂将纸煤子插在纸煤管子里,恨恨地说。

办公室中暂时的寂静,不久就被沛君的步声和叫听差的声音震撼了。他仿佛已经有什么大难临头似的,说话有些口吃了,声音也发着抖。他叫听差打电话给普悌思普大夫,请他即刻到同兴公寓张沛君那里去看病。

他听听差打完电话,使奔进办公室,取了帽子,赶回家去。公寓却如平时一般,很平安、寂静;一个小伙计仍旧坐在门外拉胡琴。他走进他兄弟的卧室,觉得心跳得更厉害,因为他脸上似乎变得更通红了,而且发喘。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又热得炙手。

普悌思大夫还没来!他在等待的厌倦里,身心的紧张慢慢地他缓下来了,但凌乱的思绪,却又乘机而起;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红热,而且是不可救的。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人?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弟弟的两个,养活高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书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儿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子……

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运回家呢?只好暂时寄顿在义庄里……

过了许久,他才看见伙计提着风雨灯回来,灯光中照出后面跟着的皮鞋。上面的微明里是一个高大的人,这正是普悌思。

“先生.他发烧……”沛君噙着气说。

普大夫不作声,略略按一按脉,又叫揭去被子,解开衣服来给他看。看过之后,就伸出手指在班子上去一摸。

“疹子。”

“就是疹子?……”

房子里连灯光也显得愉悦;沛君仿佛万事都已做讫,周围都很平安。

第二天沛君在床上醒来时,朝阳已从纸窗上射入,刺着他蒙眬的眼睛。但自己的头却还觉得昏昏的,梦的断片,也同时闪闪烁烁地浮出;

——靖甫也正是这样地躺着,但却是一具死尸。沛君忙着收殓,独自背了一口棺材,从大门外一径背到堂屋里去。地方仿佛是在家里,看见许多熟识的人们在旁边交口赞颂……

——他命令康儿和两个弟弟妹妹进学校去了;却还有两个孩子哭嚷着耍跟去。他已经被哭嚷的声音缠得发烦,但同时也觉得自己有了最高的威权和极大的力量。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向荷生的脸上一掌劈过去……

这一天,沛君到公益局比平日迟得多,将要下午了;办公室里已经充满了秦益堂的水烟的烟雾。汪月生远远地望见,便迎出来。

“嘘!来了。令弟痊愈了罢?你看,你脸上的气色,多少……是的,和昨天多少两样。”

沛君也仿佛觉得这办公室和同事都和昨天有些两样,生疏了。虽然一切也还是他曾经看惯的东西:断了的衣钩,缺口的唾壶,杂乱而尘封的案卷,折足的破躺椅,坐在躺椅上捧着水烟筒咳嗽而且摇头叹气的秦益堂……

“他们也还是一直从堂屋打到大门口……”

“那么,令弟没有什么?”

“没有什么。医生说是疹子。”

益堂还在自言自语地说:“到昨天,到晚上,也还是从堂屋一直打到大门口。老三多两个孩子上学,老五也说他多用了公众的钱,气不过……”

“这真是愈加闹不清了!”月生失望似的说。“所以看见你们弟兄,沛君,我真是‘五体投地’。是的,我敢说,这决不是当面恭维的话。”

沛君不开口,望见听差的送进一件公文来,便迎上去接在手里。月生也跟过去,就在他手里看着,念道:

“‘公民郝上善等呈:东郊倒毙无名男尸一具请饬分局逵行拨棺抬埋以资卫生而重公益由。’我来办。你还是早点回去罢,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

“不!”他不放手,“我来办。”

月生也就不再去抢着办了。沛君便十分安心似的沉静地走到自己的桌前,看着呈文,一面伸手去揭开了绿锈斑斓的墨盒盖。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

(有删改)

【注释】①靖甫:张沛君的弟弟张靖甫。②荷生:张靖甫的孩子。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时顺昌受围已四日,金兵益盛,乃移砦于东村。锜遣骁将阎充募壮士五百,夜斫其营。兀术闻之,即骑急行,率十万众来援。

锜会诸将问计,或言:“今已屡捷,宜乘此势,具舟全军而归。”锜曰:“朝廷养兵十五年,正为缓急之用,况已挫贼锋,军声稍振,虽众寡不侔 , 当有进无退。且敌营甚迩,而兀术又来,吾军一动,彼蹑其后,则前功俱废。使敌侵轶两淮,震惊江、浙,则平生报国之志反成误国之罪。”众皆感动思奋,曰:“惟太尉命。”锜募得曹成等二人,谕之曰:“遣汝作间,事捷重赏,第如我言,敌必不汝杀。今置汝绰路骑中,汝遇敌则佯坠马,为敌所得。敌帅问我何如人,则曰: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和,使守东京,图逸乐耳。”已而二人果遇敌被执,兀术问之,对如前。兀术喜曰:“此城易破耳。”即鹅车炮具不用。翌日,锜登城,望见二人远来,缒而上之,乃敌械系成等归,以文书一卷系于械,锜惧惑军心,立焚之。

锜遣耿训以书约战。兀术怒曰:“刘锜何敢与我战!以吾力破汝城,直用靴尖趯倒耳。”训曰:“太尉非但请与太子战且谓太子必不敢济河请献浮桥五所济而大战。”兀术曰:“诺。”迟明,锜果为五浮桥于颍河上,且毒颍上流及草中,敌严阵以待,诸酋各居一部。众请先击韩将军,锜曰:“击韩虽退,兀术精兵尚不可, 宜先击兀术。术一动则余无能为矣。”时天大暑,敌远来疲惫,人马饥渴,食水草者辄病,往往困乏。锜士气闲暇,军皆番休,按兵不动。逮申时,敌力疲气索,忽遣数百人出西门接战。俄以数千人出南门,戒令勿喊,但以锐斧犯之。统制官赵樽身中数矢,战不肯已,士殊死斗,入其阵敌大败。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有删改)

【注释】①顺昌:地名,宋军所守之域。②砻:同“寨”,营垒。③锜:末军将领刘锜。④侔:等同。⑤趯:赐。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