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

日期: 2025-04-15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分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注意看清题号作答。)

考古工作者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头像”的主要依据是(     )
A、 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B、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 史书中的北京人画像
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观察漫画,这一情景是对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哪一制度的诠释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井田制建立
B、 中央集权加强
C、 政由方伯出
D、 君主专制加强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
A、 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B、 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
C、 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D、 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A、 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 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 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 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A、 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 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
与“楚河汉界”“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陈胜、吴广
B、 刘邦、项羽
C、 秦始皇、汉武帝
D、 王莽、刘秀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是(    )
A、 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B、 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
C、 密切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D、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国志》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其反映的事件(     )
A、 是我国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B、 为北方地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D、 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汝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从侧面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的南迁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
A、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生产
B、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
C、 加剧了南北方的社会矛盾和割据状态
D、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往
2015年3月,北京发现了千年古墓群,其中东汉晚期的墓室形制具有“胡人”(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因素。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

A、 胡汉墓葬文化相似纯属巧合
B、 胡汉墓葬文化本来就相似
C、 胡汉之间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D、 胡汉之间相互歧视与排斥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