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 近代中国反侵略和、求民主的潮流

日期: 2025-04-03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A、 福州成为通商口岸
B、 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 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 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 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 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 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
中国辽阔的内地成为近代外来侵略难以企及的战略纵深地,同时也是大量传统势力的巨大储藏所,滞缓着近代民主化进程。这里强调的是(    )
A、 中国幅员辽阔对于反侵略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B、 中国内地对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双重影响
C、 中国的近代民主化需要重视西部开发
D、 传统势力有抵制外来侵略的积极作用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由于中外交涉往往时机紧要、刻不容缓,总理衙门遇事有时就先行处理,再请旨批准。这反映了总理衙门(    )
A、 成为最高决策权的中央机构
B、 对中国传统政治框架有所冲击
C、 办事迅速但行政效率较低下
D、 在外交上极力地维护清朝权益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

A、 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 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 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 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美国舰队敲开锁国的日本,日本反而庆幸这个刺激让其早日惊醒;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却认为惊醒他的人罪该万死,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八股取士致使封建士大夫保守自大
B、 小农经济社会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 闭关锁国使社会发展脱离世界潮流
D、 儒家文化对国民思想的深远影响

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

A、 太原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 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B、 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
C、 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D、 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综合题

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和先进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

——彭南生:《一样历史多样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及主线》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