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外文翻译和外语教育是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推动和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恭亲王奕䜣上奏:“查与外国文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不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烈悉其底蕴。”自1861年至1864年,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方言馆等一批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

﹣﹣摘编自夏东元著《洋务运动》

材料二: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三:1952年开始院系调整时,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问,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人。

﹣﹣摘编自张同冰《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