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周代开始,人们非常注重起名,会结合各方面综合考虑来起名。到了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流行,受时代观念与文化思潮的影响,人们起名就非常注重儒家的人伦道德、纲常名教。所以一般都会用与仁、义、礼、智、信、忠、义等相关的字词,或者与儒家价值观相符的字词取名。比如官宦富贵之家,一般用忠、孝、节、义、富、贵、福、禄、文、武、康、寿等取名,多希望子孙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平民百姓,一般会用关乎平安健康、多子多孙、金榜题名、富贵吉祥等寓意的字词取名。纵观历史,儒家的价值观对中国起名文化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根据周礼,古人有“名”,在成人礼之际也会由长辈再取一个“字”。《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字的出现,也是对名的一种敬畏。日常生活中,不论是长辈,还是平辈,一般都不会直呼他人之名,而要称呼其字。古人的名和字是有联系的,或者意义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和明同义,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意义相同;或者意义相反,比如韩愈字退之,愈和退是反义,等等。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已不再局限于名、字的使用,而发展出了“号”。号在古代本是氏族的标志之一,经过发展,成为上到王朝、统治者所拥有的国号、帝号、谥号、庙号、封号,下至民间老百姓的自号、他号、外号、绰号等。其中,绰号在古代民间非常流行,《水浒传》就根据小说人物的武艺、长相、出生、本领、品性等,为他们都起了绰号,如“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大刀”关胜、“小李广”花荣等。另外,唐宋以后,自号在文人之中非常流行,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王阳明自号“阳明子”等。

另外,古人起名时,也会受其他一些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比如西汉,人们崇尚黄老之学,祈求长生不老,所以当时一些人起名就强调此意,比如霍去病、陈万年、严延年、毛延寿等。晋唐之际,随着佛教的兴盛,很多人的名字也带有佛学的色彩,例如,唐朝诗人王维笃信佛教,就以“摩诘”为字。又如,唐代古文运动兴起前后,很多人取名突出复古的文化意涵,比如颜师古、李宣古、任希古、张蕴古等。

在古代,人们一般都采用双名,但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非常流行单名,比如《三国演义》所记载的三国人物,绝大部分都是单名。单名之所以在当时流行,很大程度与两汉之际王莽的起名政策有直接的关系。当时,王莽推行改革,规定人们要采用单名。在王莽看来,秦以前流行单名,而双名很少。王莽为仿效古代,下令推行单名,禁止双名,并把单字以上的名,都视为“恶名”。在这种政策影响下,东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起名时逐渐习惯了采用单名,直到宋代以后,才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恢复使用双名。由此可见,社会政治对起名文化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姜海军《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名文化》)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