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题组一——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请将下列人物和句子补充完整。

在网络上,“意难平”一词常常出现,其源头来自南宋孙应时某首诗中的一句“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实际上,在宋词领域,有一个比宋诗使用更频繁的凝练词汇来表达类似情感——“愁”。

宋词中诸多经典的“意难平”场景,与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们曲折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不论是婉约派词人,还是以(人物1)和(人物2)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作中都渗透着情感纠葛、仕途坎坷和家国抱负的种种不如意,这些失意的情感成为了词章的底蕴,激发出了深刻的诗意。

宋词的独特魅力在于,即使充斥着“意难平”的情感,但也并未陷入无尽的哀怨,而是适当地表达了哀伤,同时也把不满转化为旷达;不仅是私己的幽怨,更是扩展到了对国家民族的大爱。

例如(人物1),他以“意难平”为起点,最终通向了旷达之境。在其某首中秋怀念亲人的词作中,从初时的(诗句1)的淡淡哀愁,通过(诗句2)的自我宽解,最后转化为(诗句3)的美好愿望。当他面临艰难时刻,那份不平与愤懑,也能转变为(诗句4)的洒脱和“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坚毅决心。

而在宋词众多激荡人心的“意难平”篇章中,以(人物2)等豪放派词人的作品尤为突出,他们成功地将个人的“意难平”与家国情怀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人物2),他年轻时英姿飒爽,晚年却壮志未酬,虽然词作中常显露出失意情绪,但总能通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豪迈以及(诗句5)的壮志豪情进行转折,这也成为广大读者深深喜爱(人物2)词作的重要原因,使人感受到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认识到无论笔墨或刀剑,均可成为报效国家的工具。

总结来说,当我们在生活中碰到“意难平”之事时,诵读宋词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既能让我们在婉约词中找到共鸣并获得安慰,还能从豪放词中积累力量,以(诗句6)的开阔胸怀去应对困境,不断前进。

(改编自浙江宣传《宋词中的“意难平”为何触动人心》)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