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一)

日期: 2025-04-15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A、 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
B、 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 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
D、 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下图反映的是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穿的衣服。这反映了当时(    )

A、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 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C、 海峡两岸接受“一国两制”构想
D、 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在全欧开展
B、 欧美建立直接商贸联系
C、 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 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 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 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法治、和平
D、 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非选择题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到1916年初,德国的战略形势有所改善。战线东移,消除了对柏林的威胁。占领俄国大片土地,使战争物资供应得到改善。本国武器生产有所增加,步枪、飞机和弹药生产增加50%,机枪、大炮的生产增加2.5倍。但总的形势对德国是不利的。协约国军队已有365个师,同盟国只有286个师,武器弹药明显落在协约国后面。在这种形势下,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汉提出突击西线凡尔登要塞。因为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

2月21日,德第五集团军开始炮轰凡尔登,拉开凡尔登战役的序幕。2月28日出现第一次进攻高潮。德军占领了都蒙炮台,把法军切为数段。法国任命贝当元帅为凡尔登守军司令。他在几天内用汽车运来了19万军队和2.5万吨军火,同德军展开激战,终于保住凡尔登。3月6日,德军再次发动进攻,遇到法军的强大抵抗。到4月份双方军力已经相当,法国还占有了制空权。第三次进攻是6月7日开始的。这时俄军开始加里西亚战役,英法开始索姆河战役。7月11日,德军最后一次进攻停止。11—12月份,法军反攻,收回德军占领的阵地,12月18日凡尔登战役正式结束。

——摘编自丁建弘主编《德国通史简编》

海权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汉在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名著中,从海洋与国家兴衰的角度,率先提出并深刻阐明了“海权”这一概念及其深刻内涵。他认为,“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利用海洋的便利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海权不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海权起源于商业贸易这一国家利益需求,确保商业贸易需要在海洋上拥有“制海权”来保护航运和占领殖民地,“而这样的支配力量只能产生于海军”。

——摘编自《拥抱海洋:中国和平崛起呼唤强大海权》

材料二:中国海军力量的加强,自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光绪十五年(1889年),美国海军部长本杰明·富兰克林·特雷西在一份年度报告中说:中国的海军实力列世界第9位,排在英、法、俄、德、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之后,而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前。岂料这一海军建设的成就不但没有成为继续加强海防建设的动力,反而成了清政府不思进取的借口。从光绪十四年后,北洋海军没有再添置新的战舰。光绪十七年(1891年),户部又决定两年之内暂停购买北洋武器,海防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北洋海军在远东的优势地位逐渐被迅速崛起的日本海军所抵消。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到甲午战前,日本海军已拥有中等以上战舰32艘,总排水量达5.9万多吨,而且在作战的机动性和海上进攻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力已超过了中国北洋舰队,清政府对海防建设的短视与盲目终于自食苦果。

——杨东梁《晚清海权观的萌发与滞后》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