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押题试卷

日期: 2025-04-02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自制甜酒酿
C、 干冰升华
D、 海水晒盐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以做保护气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金属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铜和胆矾
B、 白磷和氧化镁
C、 铝和铝合金
D、 硫和澄清石灰水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5个氢原子H5
B、 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
C、 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D、 2个氮分子:2N
化学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移开蒸发皿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pH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值为8
B、 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2Fe2O3
B、 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C、 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 P2O5
D、 甲烷燃烧:CH4+O2=CO2+H2O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属于酸雨
C、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B、 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
D、 该反应中A和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提高安全意识,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烧碱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B、 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D、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醋酸

橘子汁

草木灰水

炉具清洁剂

pH

2.5

3.4

11.1

12.4

A、 草木灰水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
C、 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D、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会儿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
B、 氢氧化钠的俗名:火碱、烧碱、纯碱
C、 测定某溶液的pH时,要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D、 可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或铁粉为试剂,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苯甲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1
C、 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7:6:2
D、 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g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3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理解与应用

实验与探究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   组

乙   组

实验

方案

(反应后略)

实验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得出结论】

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种元素组成.

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如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①正确

实验2

猜想②正确

Ⅲ、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