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仿真试卷(三)

日期: 2025-04-16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北京人打到了一只老虎,他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来切割肉块(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耒耜
D、 青铜刀具
对下列图片反映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我国宗教盛行
B、 我国古代善于吸收外来艺术
C、 我国雕塑艺术的多样性
D、 我国木结构建筑艺术的发展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A、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B、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C、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唐]皮日休《汴河铭》)
D、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知(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

合作社养猪

农业合作有分工,男女老幼齐劳动。

老汉养得肥猪好,爱国增产真光荣!

A、 人民公社获得了广大群众拥护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
C、 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 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
下面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    )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起初,法国的沙龙是贵族阶层的交际场所。到18世纪初期,沙龙逐渐开放,贵妇人彼此竞争,以招揽谈吐不凡、妙语横生的文人雅士为荣。沙龙的开放(    )
A、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B、 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D、 推动狠漫主义文艺发展
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
B、 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 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D、 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12分,33小题14分,共40分)

广州的缠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荐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蕃坊”所居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蕃坊”修建有伊斯兰教寺院一怀圣寺。据阿拉伯史籍载,公元879年黄巢进城时,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

——摘编自重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1922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还在“造国’时代”,造国的方法,就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个国民军“应该由全国被压迫的各阶级爱国者而不为私利私图的有力分子集合起来,号召全国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而成”。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

——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序言》

材料三:建国以来,关于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曾经有过八次提法……(4)1961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6)1979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8)1986年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靠,以轻纷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能力、高度文明、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

——吴振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20世纪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运河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不受欢迎,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铁路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铁路桥梁、添购机车车辆、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从1955年起,京广铁路开始修建复线,至1988年,全线宣告完成全部复线的建设,经过多次提速后,自北京至广州的容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的90多小时缩短到21小时,武汉到广州的时间也缩短到11个小时左右……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始建设,于2009年11月全线建成,建设工期用了4年半,设计时速350公里,武汉到广州的全程最短运行时间3小时。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北京一武汉段全线建成.北京至广州

全程运行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

——《三条粤汉铁路见证巨变》

材料四             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表

铁路网密度

按人口计算

按国土面积计算

总里程/千米

统计年份

单位

千米/每万人

千米/万平方千米

中国

0.84

114

91000

2012

美国

5.55

538.3

226427

2007

加拿大

16.18

1009.2

57216

2007

俄罗斯

5.9

699.1

128000

2006

法国

5

533.62

29901

2008

——《世界铁路发展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