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日期: 2025-04-21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如表为19世纪英国选民人数统计表。造成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英国选民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1831年

1833年

1869年

1886年

选民人数

439970

717224

2225692

4937204

A、 工业革命发展带来人口高速增长
B、 两次工业革命提升了人口素质
C、 民主斗争促成英国议会数次改革
D、 君主立宪制改善使投票率提高
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在议会的相继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在英国真正确立。这是因为英国(    )
A、 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议会成为高于王权的最高立法机关
C、 资产阶级赢得了反君主专制的胜利
D、 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使英国走向(   )
A、 法治
B、 人治
C、 专制
D、 共和
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推翻了专制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剥夺了国王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的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中国辛亥革命
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傣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
A、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 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 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 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 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   )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
B、 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
C、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D、 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
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反映了英国(    )
A、 国家权力核心向内阁倾斜
B、 国王在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
C、 议会成为政党角逐的中心
D、 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1688年革命虽然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使其享有立法大权及财权,但是却保留了国王的行政大权,国王及大贵族继续掌握任命官吏的权力,结果,英国政府各级官职继续为贵族所垄断,买卖官职、贪污舞弊成为普遍现象,造成冗官多,效率低,工作混乱.18世纪国会曾多次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19世纪,代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改革,提出通过竞争考试录用文官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建议,但在1854年提交国会讨论时遭到以贵族议员为主的多数议员反对而未得到采纳。

在克里木战争期间(1853-1856年英俄战争)英国政府机构的混乱及工作效率之低下暴露无遗,亚伯丁内阁下台,1855年,帕麦斯顿就任内阁首相,迫于公众舆论压力实行改革。

他未经国会讨论,径以枢密院的名义布颁了文官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在被推荐充任低级官职的候选人中进行考试选拔,这是一次温和的改革,这种考试与其说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不如说“只是为了淘汰那些不称职的人”。格拉斯顿内阁上台后继续推进改革,1870年颁布了文官制度的第二道枢密院命今: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同时又规定外交部及内务部除外,而且某些高级文官仍可以不经考试而直接由大臣任命。此后,又经过不断改革,补充或修正,文官制度日趋完善。

——摘编自刘祚昌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