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云南省丽江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11-23
月考试卷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脱口秀为什么火了

夏莹

随着近期脱口秀综艺的崛起,中国喜剧似乎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在一个碎片化文化消费时代,时长100分钟的喜剧电影几乎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严肃文学,而一度兴起的相声,则因囿于一些程式化表演近乎成为这个时代的传统戏曲。只有中国式脱口秀似乎恰逢其时。

为何源自西方的脱口秀,时至今日在中国突然备受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逐渐习惯于短视频消费的年轻一代文化受众,正逐渐成长为今天文化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所关注的文化焦点占据了热搜榜的显要位置。而中国式脱口秀在线上的运作方式总是以十分钟、千余字为基础单位,以笑点堆积为主旨,这在本质上不过是搞笑短视频的一种变种,与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完全相符。

其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脱口秀,都能以更为快速而便捷的方式触及当下年轻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与其说是凸显了他们生活中的某些笑点,不如说是触碰到当代年轻人生活中诸多不可言说的痛点 --奋斗的艰辛、没钱的困扰、情感的不确定性等等。这种切身性所带来的感同身受,催生出特定的群体认同,而群体认同的形成会再度推动这一新的喜剧形式的繁荣。

从深层说,脱口秀背后还有“梗”文化在起作用。“梗”文化已是今天中国喜剧的一个重要元素。网络化时代的笑点与传统笑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逗笑人的方式并非源于内容本身,而是源于同一内容被多次形式化重复。正如在脱口秀表演技巧上特别强调的 call back(扣题)方式,看似是一种内容创造上的自我复制,但却在复制中营造了一种特定氛围,并在这种包含着差异的重复中,将原本略带悖谬与荒诞的情景做了极致化的演绎。

例如被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以 call back方式再次提及的综艺“梗”--“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就属于这一类。这一歌词原本不过是陶喆老歌中的一句说唱,后被《青春有你2》演绎,在被网络无数个版本重新翻拍、配图和再创造之后,却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call back的“梗”。用“梗”所构筑的笑点虽然需要特定的语境才能被领会,但对于身处这一特定语境中的观众而言,却成了一条无须铺垫直接引爆全场的便捷途径。

于是,今天被综艺化的脱口秀在本质上成为一个庞大的造“梗”运动的有效推手。这种创造不仅意味着它自身直接造“梗”,更包含着对已流行的“梗”文化的再度创造。因此,它呈现出诸多网络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内容可以短小而空洞,但却存在着固定形式的差异性重复。这种重复构筑特定人设、特定笑点,并最终在一代人的语言习惯当中沉淀。

在此,我们一直强调目前脱口秀表演的中国特征,是因为我们很难将《吐槽大会》与《脱口秀大会》等当作是对西方传统脱口秀的一种继承。毕竟这个诞生于英国,并伴随着广播兴起而产生的谈话类型,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生长土壤,而且至今保留着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的文化胎记:一种源发于时事政治的评论和访谈,包含着对社会现实事件的实时关注。换言之,脱口秀的属性与其说是喜剧性的,不如说是新闻性的;与其说是以已经完成了的稿子为底稿,以堆积笑点为己任,不如说是以生成性的思想交锋为主旨。

中国式脱口秀一开始就以综艺化形式被人们所熟知。“笑点优先”的创作手法,实际上消解了脱口秀原初的时评特质。尽管在今天脱口秀舞台上较为受人欢迎的演员仍然是一群有态度、立场和特定价值观的演员,但更被强化的是段子手特质。他们的创造与其说是围绕某种特定生活话题所展开的反讽,不如说是一场不自然的造“梗”运动。

正是依赖于这种造“梗”运动,中国式脱口秀将自身转变为一种新的喜剧形式。然而这个意外收获,却也带着隐忧:如果脱口秀仅仅成为一个造“梗”运动,那么它如何能与传统的单口相声区分开来,它又如何能避免自己因为形式单调、笑点雷同而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脱口秀的未来,还有没有引入公共讨论的可能,是强调时评化色彩还是继续强调综艺化走向?这些问题,其实正应该是在脱口秀最受关注时探讨的。

(选自《光明日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郑裂帛:连老师,您好!您的小说课堂也好,散文课堂也好,它们都既有思想性,也有诗性。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课堂状态。连老师,您有专门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吗?读诗对中学生重要吗?

连中国:有的。读诗对于中学生而言真是太重要了。首先,它对于养成学生较为纯正的艺术趣味至关重要。

朱光潜先生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在诗歌上突破不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则可能意味着高中三年文学教育的失败。诗歌教学不仅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培养至关重要,而且关乎学生的人生。爱诗的人,自然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美妙的诗歌会陶冶我们学生的情操,延展其人生之路。

(选编自《郑裂帛的鱼》)

材料二:

笔者曾设计了一份《新诗调查问卷》,在某一本科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了新诗问卷调查。在回答阅读过新诗作品原因的 461人中,应付考试42人,无意阅读227人,自己主动192人。其中在回答阅读新诗作品途径的583人次中,中学教材75人,大学教材99人,一般报刊杂志242人,诗歌刊物167人。在这里,自己主动阅读新诗的和通过诗歌刊物阅读新诗比例分别只占41.64%、28.64%。

(选编自《新诗调查问卷》)

材料三:

余光中先生在《徐志摩诗小论》中说:“其实五四以来较有成就的新诗人,或多或少,莫不受到西洋文学的影响。问题不在有无欧化,而在欧化得是否成功,是否真能丰富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欧化得生动自然,控制有方,采彼之长,以役于我,应该视为‘欧而化之’。”因此,他为徐志摩诗的“欧化”辩护,称徐诗的“欧化”丰富了我国现代诗的表现手法。他并且解剖了徐志摩“比较西化”的《偶然》一诗的最后一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余先生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欧化得十分明显,却也颇为成功。不同主词的两个动词,合用一个受词,在中文里是罕见的。中国人惯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简化成‘公说公有,婆说婆有,理’。徐志摩如此安排,确乎大胆。但说来简洁而悬宕,节奏上益增重叠交错之感。如果坚持中国文法,改成'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反而噜苏无趣了。”

(选自《中国诗的现代化》)

材料四:

人的思维有一种惰性,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习惯于沿着前人或自己的思维老路走。有时候已证明此路不通了,仍固执地在那条思维路线上徘徊,牛角尖钻到底,限迷途而不能自拔。虽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却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如果从事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这种思维的惰性局限还不算很明显,顶多是没什么新的创造,很难开创新局面而已。但是对诗人来说,这却是个“致命伤”,因为“好曲不能三遍唱”。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表店门前一块“修理钟表”的招牌会引起什么样联想呢?“修理钟表……我的表早就该擦洗了,慢了,要送到这里来”;“修理钟表……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可鞋店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等等。而一位诗人看到这块招牌却引申出“修理钟表……修理分钟,修理一周,一月”——诗人进行着联想并请求着说“请替我修理一下年代吧!它已经不能按时度过。”由“钟表修理”联想到我的钟表早就该洗了或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这全是在惯常的思维路线上前进,所联想的内容始终没有超越与“修理钟表”的招牌有关的“钟表、表店”等具体生活范围。诗人的联想虽也是由“修理钟表”的招牌出发,却不沿着人们习惯的思维路线前进,摆脱了有关钟表的具体内容,而跳跃到“修理年代”上来。正是如此,才发现了诗。

(选自《诗的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像月光与玫瑰同时出现

宁白①最近读柳鸣九先生的《种自我的园子》,其中有记述朱光潜先生一文,这让我想起我的大学美学老师。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入杭州大学夜大学,学习中文。同学中,大多是在田埂、草原、森林中历经了艰难的回城知青,胸无文墨,心思补学,个个粗粝而饥渴。对我来说,美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五十多岁的老师讲课深入浅出,舒缓简约,每次上课,人都很齐。

③那天,老师正讲着朱光潜先生的美的移情理论,循循诱导人的心境和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突然,灯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同学中出现了惊讶和纷乱,但老师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就还是继续着她的讲解。这时,我看见月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进来,照在靠窗的一排学生身上,黑暗中的教室有了亮光。穿着裙子的老师在课桌间走动,颀长的身影朦胧、飘逸。教室里忽然有了非同寻常的安静,老师所讲的“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这样陌生而新鲜的内容,让我们似乎受了一次洗礼。以至下课前灯亮了,大家仍然没回过神来。

④每个同学都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在黑暗中听讲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我还牢牢记住了朱光潜这个名字。

⑤不久后的又一堂美学课,老师由她的先生背着进了课堂。我发现,老师的小腿绑着石膏。她微笑着向我们致歉,身靠讲台,依然站着。这堂课讲了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还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述。我记住的话是,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生疏而富有哲思的话题,又觉得美妙而温馨,似乎在一片荒芜的田野暗处,看到了一盏暖暖的灯。

⑥我去买了朱光潜先生的书看,也关注起了朱先生的故事。

⑦上了北大经济系的“插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未名湖畔读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译著,朱先生正好路过,告诉她,不必读这类书,没什么新东西,译得也不准确,要读原著。这位同学不认识朱先生,看着这位清癯矮个老头的多嘴,甚为气恼。直至路过的一学生向朱先生问安,才知道遇见的正是自己的偶像,她顿时怔住。待她起立要向朱先生致歉时,先生已踽踽离去。她说,一生的仅见,让她一辈子铭记。

⑧很多北大人,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晚年的朱光潜先生坐在他寓所门前的石头上,身边放着一堆玫瑰花,给路人每人奉送一枝。这时,朱先生的两眼视力已经很差,很难辨认出眼前走过的人是谁,他只是在传递一种美意,把心中的一种美感传导给路人。这是朱先生美学理论的躬身实践吗?按当下人说,很像一种行为艺术。我想,从这位矮小瘦弱的美学大师手中接受了玫瑰花的每一位老师、学生或者素不相识的校外人,他们心中的冲击,不仅有关美感,也有关一位学者出于善良的道德实践。

⑨于是,我从杭州去了北京大学,探访未名湖畔的燕南园。

⑩这时,朱先生已辞世多年了。走在那一幢幢灰色小楼之间,我不知道哪幢楼是朱先生的故居,也没找到传说中朱先生坐过的石头,只见小路清静、安逸,偶尔有路人匆匆走过。我在这里,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想象“一身肃穆,不苟言笑”的朱先生,微笑着把红色的花朵递送过去,接花的人,惊讶过后,一脸笑容。这个曾经出现过如此美妙场景的地方,现在,仍有美的气息弥漫在我的周遭,让我沉浸。

⑪我曾在朱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过北大校长蔡元培在二十世纪初讲过的话,大意是,中国没有宗教,可以普及美学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来提升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此说一出,不同见解纷起。但是,从我美学老师的授教中可以知道,朱先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在体弱的晚年无法上课,难以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远远地丢弃了曾经的委屈,淡却了铭心的伤痛,以花送路人,是想告诉人们,赠人以美,可以美美相传,滋养人的魂灵。

⑫在这安静的小路上,我的美学老师,与朱先生出现在了同一个画框里,就像月光与玫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种沉静和雅致的美浮现出来。她也是一位美的传授者和践行者,暗夜独语、忍痛倚案的解惑和传道,都是给那时思想贫瘠、浅薄的我们,以美学的启蒙、道德的引导。

(选自《文汇报》2019年2月15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有删改)

默写
文字综合应用
写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