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24
开学考试
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 10分)
古代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右汉太史令司马迁续其父谈书,创为义例,起黄帝,迄汉武获麟之岁,上下三千余载,凡为五十二万六千五百言。班固常讥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后世爱迁者以此论为不然, 谓迁特感当世之所失,愤其身之所遭,寓之于书,有所激而为此言耳,非其心所谓诚然也。当武帝之世,表章儒术而罢黜百家,宜乎大治,而穷奢极侈,反不若文、景尚黄老时,人主恭俭,天下饶给,此其论大道所以先黄老而后《六经》也。武帝用法刻深,群臣一言忤旨,辄下吏诛,而当刑者得以货免。迁之遭小陵之祸,家贫无财贿自映,交游莫救,卒陷腐刑。其进奸雄者,盖迁叹时无朱家之伦,不能脱已于祸。故口"士穷窘得委命。"此岂非人所谓贤豪者耶!其羞贫贱者,盖迁自伤特以贫故,不能肉免于刑载

(选自《郡斋读书志》,有改动)

【注】①谈;司马谈,司马迁之父。②获麟∶指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捕获白麟的事。③黄老;黄帝与者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称道家为"黄老"。④退处士;隐去了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⑤进奸雄∶歌颂用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的人。⑥货殖∶经商的人。⑦文、景;西汉文帝与景帘。两帝相继,社会比较安定富裕,史称"文景之治"。⑧朱家之伦∶季布曾是项羽手下。项羽亡后,高帝刘邦悬赏千金捉拿季布,季布避祸于鲁地的大侠朱家。朱家就将他安置在田庄中,随即进见滕公夏婴,让夏侯婴向高帝进言。随后高帝赦免了季布,并重用其为官。

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

林语堂

①苏东坡由现在起,于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②在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③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

④在元丰四年,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未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⑤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⑥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

⑦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惜。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癖"这个典故,季常是陈造的号。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李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⑧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他颇引为憾事。他给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⑨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作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

⑩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自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苏东坡由于每天在田亩耕作的感想,把《归去来兮辞》的句子重组,照民歌唱出,教给农夫唱,他自己也暂时放下犁耙,手拿一根小棍,在牛角上打拍子,和农夫一起唱。

⑪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人捐钱,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⑫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通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姓了。

(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有副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德不孤必有邻

李朝德

①"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并且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随。史载;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朱熹《论语集注》释曰∶"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皇侃《论语义疏》言∶"邻,报也。言德行不孤矣,必为人所报也。"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崇德向善之人往往富有人格魅力,并能以此凝聚、感召、影响他人,引领风尚。

②中国自古就有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讲究树德为先、立德为重、尚德为要。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恪守良知,以求"俯仰无愧";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达则兼济天下";在追求完美人格方面,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③"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位,旨在强调"德"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在倡导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德。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以德为本的价值观,孔孟将其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王道仁政,继而被《大学》演化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为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最终让整个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④"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方向性作用,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德高望重、德隆望尊、德才兼备、德艺双馨……都是对人的高度评价,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修身境界。北宋名臣范仲淹,毕生尊道贵德、以德立功,融治学、事功和道德为一体,"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史,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去世之后,宋仁宗赐其谥号"文正"。"文"是当时社会对一个人学识的最高评价,"正"则是公众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评价。

⑤"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成就功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水平。如果没有道德,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蔡元培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这也正是"人无德不立"的道理。

⑥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立德、修德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做起。对标各类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与人为善、扶危救难,见义勇为、敢于担当,以诚待人、守信践诺,敬业奉献、劲勉做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道德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积小德成大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屏"

陈从周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惟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官延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室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伦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溢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名著阅读(10分)
写作(50 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