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考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11-26
开学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学经典是文学史叙述最基本的内容。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承载着该民族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以特定形式生动地表现一定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影像、思想文化面貌。经典既是一个实在本体,也是一个关系本体,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可阐释空间。经典延传是一个被不断阐释与建构的过程。经典文本内涵的丰富性特征,构成了经典重释的魅力空间。经典文学意义的生成常常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被阐释主体、接受对象赋予新的内涵。

受时代环境、阐释主体、读者接受等因素制约,在对经典的对话性阐释中,也可能出现偏向阐释、过度阐释、扭曲性阐释,或表层阐释、一元性单向阐释等。较长一段时期内,受传统文学史观念的影响,我们对五四文学革命反传统的问题存在简单化的认识。五四新文学是在对传统文学的变革、西方文学的借鉴中获得新质的,但是传统文学具有丰富复杂的文化形态,五四新文学对传统的叛逆,是对传统的一种甄别与选择。我们要以现代立场为本,既看到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隔、不同,也看到现代传统与古代传统的深潜联系,细查深究新旧文学传统的有机性关联,发现化古为新的现代性转化因素,从二元对立思维转为辩证思维,激活传统资源,丰富现代文学学术传统,推动现代文学经典研究。总之,“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一个现代形态。传统的积极影响是潜在的滋养,向外的借鉴是创新的要求。

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现代文学史观念与经典建构,是以革命、阶级、大众、人民等关键词为思想基础的,文学的政治标准成为文学经典的首要价值标准,这程度不同地遮蔽了文学审美意识,也明显限制了文学经典阐释空间。受狭隘的政治论、阶级论的左右,庸俗社会历史批评的经典阐释造成了人们对社会历史批评的排斥心理;把社会历史批评与现代性批评、审美批评简单对立的观念,影响了现代文学经典研究的思想深度与价值评价。

理解与重释20世纪中国革命,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在矛盾纠葛的纷繁线索中把握革命的本质。一方面,我们要从人类历史进程与民族的时代选择中分析20世纪中国革命及其书写,让革命的阶段性、地域性意义或历史局限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得到诠释或凸显。另一方面,革命经典的重释,又必须回应革命历史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直面当代人的精神困惑。同时我们又要注意在革命经典内涵多元化、复杂性的阐释中,不能把人性与革命性对立,不能用日常性消解崇高性、正义性,重新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我们对革命的当代性理解,应该具有融入历史情境的人文情怀,葆有对理想信仰的历史敬重,同时又要在重释革命经典中抵达人性的深处,逼近历史真相。

经典研究的再问题化,是重释经典的一个重要途径。经典研究的再问题化,就是对已有经典研究问题的反思性创新研究,或者是再推进性的深度研究。比如,新时期以来的鲁迅研究,经历了从政治家、革命家鲁迅向思想家鲁迅的转变,这个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王富仁、钱理群等的思想启蒙鲁迅,就是对传统政治鲁迅研究反思的收获;之后的汪晖、王乾坤等的生命哲学视角的鲁迅研究,可谓是对思想启蒙鲁迅的一个推进。

“经典应该总是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过去任何时代的经典,其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在它总是现在时,总是与当代息息相通。”这就是经典的当代性。突出经典研究的当代意识,就是要在与现实对话中,发现与经典重逢的精神焦点,发掘现实需要的思想火种、文化资源、美学源泉,形成经典历史价值的当代连接,为经典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也正是经典超越时代的历史品格。

深入文学本体研究,关注经典的诗性价值,推进经典文学的审美研究,是文学经典研究的重要路径。文学经典应该具有历史、思想、诗性三个方面的创造性特征,应该是史、思、诗的结合体。在历史层面,呈现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时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像;在思想层面,具有深广的思想蕴含或特殊精神内涵;在诗性层面,体现作家对世界独特的艺术审美观照,是一个人心沟通、诗心沟通、文心沟通的审美结晶体。“史”的特质要求重返经典文学现场;“思”的特质呼唤关于文学内蕴丰富性、复杂性的现代对话;“诗”的特质则回应重返文学本体研究的诉求。经典研究的创新之道,是要创新思想研究,突出审美艺术研究,注重思想研究与艺术形式研究的结合。

(摘编自王泽龙《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释的路径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本一:

栀子花,靠墙栽……

庞余亮

栀子花是栽在办公室后墙下的,开始也没在意,后来一股浓郁的花香直冲我们的鼻孔——肯定是栀子花开了!

出去一看,果真是栀子花开了。

开始我们还以为是总务主任栽的,可总务主任说是校长栽的,他还特地说,他才不是花心呢。这么一说,校长成了嫌疑,想不到那么严肃的校长也有这份闲心。总务主任说:“想不到吧,他年轻的时候故事多着呢!"

后来有个老先生故意把这个话题重提——是在他俩在一起的时候,结果两个认真的人相互揭了老底。原来两个人是同班同学,而同班有个会唱歌的女同学,辫子一直拖到脚后跟……

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不禁乐了,谁没有年轻的时候呢!

栀子花估计不是他们俩栽的(我们只能猜测是谁)。那肯定是一位学生栽的,而且是女生。因为栀子花可以插枝,很泼皮呢。每年五六月份,我们班的那些女孩子头上都戴着一朵栀子花,走一路,香一路。

栀子花渐渐地长大了,开得一年比一年多,星光灿烂。我坐在栀子花的芳香中改作业,改着改着,心里就忧伤起来。我们班又有两名女生失了学。每年都这样,让我的心空出了一块。一个女生是因为家里超生罚款,一个女生是因为母亲生病。其中有个女生歌唱得特别好,她唱电视剧《还珠格格》主题歌《有一个姑娘》比赵薇好听。她还代表乡里到县里唱过比赛呢。栀子花开,远处的乡亲们又在插秧了,还唱着秧歌呢。我不知道那歌声里有没有她的嗓音。只一眨眼的工夫,乡村少女就从清清水田长成了青青秧苗了。

教室里空出的两个位置很是惹眼,我一直想撤掉,可一直没有下决心。每次下课,校园里的女生开始跳皮筋,她们边跳还边唱:“栀子花,靠墙栽,雨不到,花不开,不信佛,吃长斋……”

操场上的灰扬起来,栀子花的花期已过了。那群跳皮筋的女孩中有一个男孩,这个男生就是我们班那个失学女生的弟弟,一个男生居然把皮筋跳得那么好,手腕上的银镯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皮筋已搭到肩上了,他那小小的腿还能够勾到。

好在晚饭花也要开了,晚饭花一开,校园里又会多一股难言的芳香了。

(选自《小先生》,有删改)

[注]①晚饭花就是野茉莉。因为是在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

文本二:

黑板上面的游动光斑

庞余亮

我发现乡亲们说话比我们这些先生说话来得更干脆、更彻底,一句话就能把意思表达得一清二楚。比如他们把学生分为两类,“吃字”和“不吃字”的.他们还说,如果孩子不吃字就得狠狠地“办事”。这“办事”就是指打。他们认为吃字和吃饭一样,不肯扒饭不肯吃字只要教训一下就可以吃字了。如果学生的确不吃字,乡亲们并不怪学校,而只会怪自己的孩子,他们说,这不能怪人了,只能怪他自己要吃“不吃字的苦”。

后来我发现在师范时所学的教育学一点也用不上。乡亲们的土制分类法非常管用,学生的确可以分为“吃字”和“不吃字”的。吃字的学生在上课时眼睛眨都不眨,真的好像要把我们嘴里吐出的话一字不漏地“吃”下去;而不吃字的学生屁股下面好像有钉子,眼睛东张西望,或者干脆就做小动作。考试时更能分清“吃字”和“不吃字”的。吃字的学生考试时像蚕儿吐丝,不吃字的学生考试时像抽筋似的。不过,不吃字的学生也不是很笨的,他们的本领在劳动和其他方面,要比“吃字”的学生聪明得多,甚至更优秀些。

话是这么说,在课堂上虽然管理的仍是那些“不吃字”的学生,这些少年不肯或不会吃字,但是野性还在,他们身上的野性其实是一种活力(有一些教师的课讲得并不生动)。在课上没法施展野性又跟不上课程的只好用书本遮着睡觉(指后排的学生)。但出了校门或毕了业,他们就神了,而且还特别有礼貌。

那天上午,我一进教室,就发现教室有点不对劲,再仔细一看,原来又是谁把墙上的世界地图反过来挂了。这个无头案只能等到下课再破了,我可以肯定是那些调皮蛋干的,因为他们不满意我上周对他们罚抄作业的处分,或者不完全是,这些“人物”,批评后第一天他们会安稳一下,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又会“制造事端”。这一特点,好多老师都有同感。进一个新班,有两类学生的名字记得最清楚,毕了业好多年也是这两类学生,成绩好的与调皮蛋的。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总是以为自己付出了一个教师的努力,其实还是愧对了那些既听话又认真的学生。

我没有理会那颠倒下去的世界地图,我不能用“无意注意”冲淡这节课。“起立。”“坐下。”“老师好。”“同学们好。”我正在板书的时候,发现黑板的上方好像坏了,有一个洞——我再一看,原来是一束光斑!开始那光斑还定着不动,再后来就游动开来,上下晃动。这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光斑,还做着鬼脸——对着全班同学!我回过身去,光束消失了。我再次背过身去继续板书,光斑又出现了,还是做着鬼脸。我忍了一会儿再次回过身去,光斑又消失了。这肯定是一个靠近南边有阳光窗户下的一个家伙干的。同学们肯定都知道是谁干的,只有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能生气,我一生气那个躲在阳光背后的学生就会吃吃地发笑。我决定抓住他,否则这堂课肯定不安稳。我把板书写得很长,那调皮的光斑又出现,甚至还游动到了我的身上。我没有吱声,我写得非常定神、自如。

后来我猛然一转身,终于看到了那个制造流动光斑的少年。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手想遮住那束阳光,但已经来不及了,那束阳光还是出卖了他,被出卖的还有他慌乱的手指,以及他拼命低下去的像刺猬一样的头颅。

我想笑,但还是拼命忍住了。

(选自《小先生》)

[注]庞余亮:1967年生,江苏兴化人,16岁考入师范,18岁当乡村教师,从事乡村教育15年,被叫做"小先生"。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童话集等十多部,散文集《小先生》获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今人能砥砺其材,自诚其神明,睹物之应,通道之要,观始卒之端,览无外之境,逍遥乎无方之内,彷徉乎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然晚世之人莫能。然莫能慢懈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夫学者,崇名立身之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辟立非我也而可以。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别分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 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正;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而深思不若之速;吾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节选自西汉·刘向《说苑·建本》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史中,三星堆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时间的久远,更因那些造型奇特、面貌诡谲的出土文物而平添神秘色彩。

如何理解三星堆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这个说法呢?首先,三星堆人和它同时期的文化,在经济基础上具有相似性。①____。“衣”方面,丝织物的残留痕迹表明三星堆人的衣着和同时期其他地域的人是相同的。“食”方面,三星堆人的主食以水稻、小米为主。住房方面,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技术复原,发现这些建筑和国内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也是很相似的。

其次,②____,但是它们和同时期的其他文化又具有相似的文化元素。比如三星堆出土玉琮,造型和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出土的玉琮造型是一样的,但三星堆的玉琮在表面上雕刻了神树的纹样。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出土文物所传递的三星堆人的“内心世界”,③____。例如,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龙”形象器物,这种对“龙”的崇拜,在二里头遗址、红山文化、凌家滩遗址、良渚遗址这些典型的中华文明都有所体现。通过文物传递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三星堆人与中原地区的人在内心世界中共享了中华文明的理念,并且三星堆人把其他地区的文化拿来加以创新,赋予自己的文化特性,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依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