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东莞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生物10月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16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16小题,共40分,1-12每小题2分,13-16每小题4分。

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1/3
B、 新型冠状病毒能在b中增殖
C、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消化液
D、 b流向d的总量大于b流向c
阿司匹林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可用于缓解疼痛,感冒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但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液酸性增强,并引起肝损伤使血浆中转氨酶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液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而转氨酶只分布于细胞内液
B、 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液增多
C、 阿司匹林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痛觉中枢而达到镇痛效用
D、 阿司匹林可能通过促进出汗、皮肤血流增加等起到退热作用
在机体中,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其含量会迅速降低,以此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方式主要有两种,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并转移至突触小泡内储存
B、 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主要由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提供
C、 神经递质作用后,若其含量不能降低,则引起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
D、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也以胞吞的方式进行回收
下列选项不能说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是(  )
A、 指尖采血时,针刺指尖不能引起缩手反射
B、 运动员听到枪声时迅速起跑
C、 司机看见路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等候
D、 婴儿膀胱充盈时,引起膀胱排尿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 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 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层细胞膜
D、 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下图中的甲(肌肉收缩等运动)、乙(膀胱)分别是健康成人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两个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运动中身体能够保持平衡是通过途径②的调节来实现的
B、 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存在分级调节,它们的中枢都在大脑
C、 通过途径④的调节使膀胱缩小,从而促进排尿
D、 图甲的运动是受意识支配的,而图乙的排尿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部分过程,Ⅰ、Ⅱ、Ⅲ、Ⅳ表示不同的人体系统或器官,甲、乙、丙表示三种体液。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可分别表示淋巴液、血浆和组织液
B、 Ⅰ可表示循环系统,Ⅲ可表示呼吸系统,Ⅳ可表示皮肤
C、 若从Ⅱ处获取的蛋白质长期不足,则乙的渗透压可能会下降
D、 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需要经过甲、乙、丙
研究发现Hcrt神经元在睡眠中起关键作用。Hcrt神经元兴奋时,能使小鼠发生从睡眠到觉醒状态的转化,并维持觉醒。而年老小鼠的Hcrt神经元的KCNQ2/3(钾离子通道)表达量下降,导致觉醒时间延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Hcrt神经元的轴突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B、 Hcrt神经元发生Na内流时,不利于从觉醒状态转向睡眠状态
C、 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的Hcrt神经元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大
D、 阻断Hcrt神经元的KCNQ2/3的基因表达可治疗睡眠障碍
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e处给予刺激,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细胞快速吸收Na , 从而使肌肉收缩
C、 图甲中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e引起f的收缩是非条件反射
D、 图乙中的ACh与ACh受体结合后,正常情况下ACh会被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
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
B、 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C、 组织液中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
D、 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调节的实现依赖完整的结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轴突和树突都可构成神经纤维
B、 完成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通常不含有中间神经元
C、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器官的神经
D、 大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
学生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大有益处。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运动对学习和记忆的促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部分作用机理如图,其中a表示过程,物质b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物质c为突触小泡膜上的某种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锻炼和劳动能通过增加b物质的分泌量来促进学习和记忆活动
B、 物质b与AMPA结合起作用后,会使d处的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 若a表示BDNF基因表达过程,则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D、 若向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会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较少
谷氨酸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释放、回收的途径如图所示。EAAT是谷氨酸转运蛋白,物质X可提高EAAT活性,物质Y可提高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复合物的数量。谷氨酸堆积在突触间隙会导致神经元受损,引发相关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A为突触前神经元,谷氨酸只介导了图中神经元A、B之间的信息交流
B、 据图可推测突触小泡膜上可能存在EAAT将细胞质基质中的谷氨酸运至突触小泡中储存
C、 神经元A、B的信号转换形式相反,且谷氨酸在突触间隙中的运输不耗能
D、 物质X和Y可分别促进谷氨酸的回收和神经元B将谷氨酸吸收至胞内
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或树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
B、 神经元A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神经递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C、 为减弱手术带来的疼痛,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研发麻醉类药物
D、 从图乙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一定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

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