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测试题

作者UID:1198279
日期: 2024-11-20
月考试卷
活动一:“重温红色文化体会爱国情怀”艺术表演晚会(18分)
活动二:“品味书香话科学”读书分享会(13分)
活动三:“追寻榜样勇毅笃行”阅读品鉴活动(12分)
小文分享了下面的文章,认为文章中的孔阳先生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请你阅读文章并完成9~12题。

也来说说孔阳先生

王振复

宅心仁厚

①孔阳先生是美学大家,也是一位时时奖掖后学、宅心仁厚的师长。

②1991年,拙著付梓前,编辑要我请蒋孔阳先生写一个序,说是可为“大作增色”。我深感为难,说“孔阳先生倒是很熟悉的,但是先生那么忙,我真的不敢啊”。第二天,我怯生生地将一大叠校样送到先生府上。

③岂料先生一口应允,亲切又温和地问我:“你什么时候要?”我赶紧说:“不急不急!”看我局促不安的样子,先生安慰我,说“不要紧的,我会抓紧的”。先生的这一态度,让我深受感动。这好像不是学生去麻烦老师,倒是他这个“学生”,会按时完成这一份额外的“作业”似的。

④不到一个星期后的周五下午,蒋先生将手写在稿纸上的一篇序文给了我,还说了一句“请多批评”的话。回家我一字一句拜读先生的这篇大序,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手心微微出汗。先生说我的这本小书“资料翔实,论证深刻”,让我汗颜。我相信,以孔阳先生慧眼,不可能不发现这本小书的某些缺失,但是先生总是严于律己而待人宽。我把先生的称赞,真诚地看作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知道,先生一生中,为学生、同事甚而许多素不相识的作者,撰写过100多篇序文,请想想,这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先生总是有求必应,奖掖后学,宅心仁厚。

⑤我1964年秋考入复旦中文系读一年级时,我们的写作课老师,便是敬爱的孔阳先生。当时先生41岁,戴一副棕色镜框的眼镜,一身灰白中山装,显得素朴、从容而儒雅。

⑥先生要我们每位同学写一篇作文,题材、体裁和主题不论。我交上去的,是一篇所谓的“小小说”《坝》。这篇东西,无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构思与书写,都是十分幼稚的。不料第二周上写作课前,先生已经亲自打印了这一篇习作,上课时,发给每位学生一份,组织大家分组讨论这一习作的优长和缺失究竟在哪里,最后由先生总结。我这一学习写作的起步,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先生是一位善于播种美的种子的真正的园丁,哪怕土地贫瘠、不宜开垦,也会满腔热忱、不辞辛劳地加以耕耘、浇灌和呵护。

理智的谦逊

⑦孔阳先生有三句格言,都是他一生认真实践了的。除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为学不争一人胜,著述但求百家鸣”两句外,最值得深思的,为“不是我占有真理,而是真理占有我”。我最初听到这句话,还是在近60年前先生的写作课上,深感震撼,当时难以领会其思想的真谛。

⑧先生曾经在《且说说我自己》一文中说过,“读书的目的,是要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活跃思想,探索真理”。又说,须知“真理不是一个人独占或包办得了的。我们应当像庭前的阳光和绿草一样多作贡献,把生命和美奉献给人间”。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孔阳先生的为人,总是如此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原来在先生的人格中,始终有一种“理智的谦逊”。

⑨一个人的谦逊,在长辈面前可以做到,在晚辈、在所有人甚而在动物、草木面前,也能持有谦逊、谦卑的态度,就很难了,而孔阳先生能够自觉地做到。这就不难理解,当弟子在大为肯定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而同时提出些商榷性意见时,先生为什么能够立刻感佩其“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学习”了。

⑩先生原名述亮,后改名“孔阳”,取《诗经·幽风·七月》“七月流火”“我朱孔阳”语。这里“孔阳”的“孔”,有“大”的意思,“孔阳”便是“大阳”的意思,是一个“很阳光”的好名字,其喻义,正如先生所说,“人是应该更上升一点,更光明一点”。“大阳”,寄托着先生一生的人格理想,它不张扬、不外露,而是内敛、深蕴而谦和的。

(刊载于2023年9月11日,有删改)

活动四:“走入古籍世界保护传统文化”研学活动(23分)
为使同学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文化,感受古人智慧,学校组织大家前往古籍博物馆进行研学。同学们在博物馆看到了修复后的古籍,以及下面这些材料。请你阅读,完成各题。

【材料一】古籍修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做好古籍修复,对于赓续历史文脉至关重要。不少古籍由于年代久远,会出现酸化、絮化、老化、霉变等问题,影响保存及传世。目前,我国尚有1000多万册古籍亟待保护,抢救保护珍贵古籍刻不容缓。

古籍修复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门科学。修复一本古籍,除了需要运用到古典文献学知识,还可能用到材料分析等方面知识以及美术、历史、考古、少数民族语言等学科知识。

(刊载于2023年7月19日,有删改)

【材料二】古籍修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把古籍保护立法提上日程。专家在今年提交了《关于尽快推进古籍保护立法的提案》,建议以法律手段规范古籍的存藏利用,让古籍工作有法可依,让古籍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其次,发力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化古籍修复队伍。专家建议,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考核机制、待遇保障等方面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古籍保护成为受人尊敬、具有高度职业荣誉感与社会认可度的职业,才能让古籍修复人员的定力更持久地保持下去。

第三,改善古籍馆藏条件。如果缺乏修复工作着手的现实条件,但馆藏环境尚可,古籍破损程度不严重,宁愿维持现状,也不要擅动。修复工作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始的,要等到人员设置、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以后才能做。也可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古籍博物馆,将一些不具备存藏条件单位的古籍,统归博物馆统一保管保护。对一些民间存藏的古籍,也可试行古籍寄存制度。

(刊载于2023年6月2日,有删改)

【材料三】要解决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数字化。古籍既是文献,也是文物,很多古籍年代久远、纸张发脆,每翻阅一次,就损害一次。所以很多珍贵古籍是轻易不能示人的,而研究者又不能不看实物,这个矛盾可以通过数字化来解决。数字化把纸质的文献转变成电子文献,换个载体,既可以长期保存,又利于复制、检索、查阅。

古籍数字化流程图

【材料四】90后女孩刘鎏是首都图书馆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说起古籍修复,这位文静内向的女孩眼睛闪光,嘴角浮现笑容。“为古书古画延长寿命,是我工作的意义,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刘鎏说,每次看到破损不堪的古籍古画,都会感到触目惊心,“有些书已经打不开了,有的书破了很多洞,字迹已经开始丢失。”而当一部千疮百孔、难以翻阅的古籍被修复成可以借阅的书籍时,刘鎏说,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感到古今相通、文化一脉相传,心里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难以形容的,“大概就相当于医生治好了病人的那种感觉。”纸张酸化是古籍文献老化破损的主要原因。首都图书馆近期的一次检测发现,不少古籍存在酸化问题,有的古籍纸张pH值达4或5。随着酸性增加,纸张变脆,稍一触碰或翻阅就会掉渣破碎。对这样酸化严重的古籍首先必须脱酸,把书浸泡在碱性溶液里半小时至一个小时。

(刊载于2023年8月20日,有删改)

活动五:“诗歌之美,流芳千年”诗歌展览(4分)
活动六:《“诚”以养德》特别刊物征稿(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