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京戏之谜
徐城北
戏园子之谜
戏园子,它不同于今天中国大城市中演京剧的剧场,而是老北京时期演京戏的场所。戏园子的设施非常简陋(lòu),舞台呈正方形,三面突出于边幕,一直伸进观众的坐席。这样的戏园子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北京曾有许多,它们集中修建和分布于前门之外那一片繁盛的商业区里。从空中鸟瞰(kàn),戏园子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它是北京商业走向发达的产物。由此来看,京戏过去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肯定是有道理的。
戏园子的台不大,演员们说它只有“一亩三分地”,台上最初仅仅铺着木板,后来在木板上加了地毯,这样演员翻跟斗就不会受伤了。舞台正前方有两根柱子,这当然要遮挡一部分观众的视线,但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师变弊(bì)为利,在上边设立了楹(yíng)联,书写了演戏功能方面的美好词句,后来建筑技术先进了,这两根柱子便被取消,楹联也随之消失。
舞台之下,曾是最简陋的土地,很脏,很容易起土。后来铺了砖,又改成水泥地面。很早以前,台下有许多木头做的条桌,桌子两侧再摆板凳,看戏的人就对坐在桌子两旁。这种坐法适合聊天吃零食,却不适合听戏。笔者幼年进入戏园子时,条桌已经取消,改制为一排排的硬座椅,它们正对着舞台,却又在前排椅背后添加一块宽木板,上边摆着茶壶、茶碗和花生瓜子。显然,此刻听戏“认真”了许多,但仍然要吃东西,聊天。
戏园子最盛行的时间,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初期。在戏园子之前,有过一个“茶园”阶段,客人来此消闲,喝茶聊天解闷儿,喝茶要付茶钱,欣赏演出则属“顺带”,茶园是不卖戏票的。在戏园子的后期,舞台四方形逐渐缩进边幕,舞台前沿变为略微前凸(tū)的半圆形,这时人们便呼之剧场,尽管歌唱的还是京戏的旋律。
韵味
韵味是个很难说得清的“东西”。这“东西”二字,在中国语言文字中通常是能看得见,需要有“形”。偏巧韵味本身从来无“形”,谁也看不见,但只要看戏看多了,又一定能感觉得到。究竟韵味如何,对老戏迷来说,它是有固定标准的,然而就是这个无“形”却又具有固定标准的“东西”,经常成为老戏迷欣赏时的最高境界。
比如,您听完了一出戏,出来走到大街上,还犹自摇头晃脑地品味着说:“嗨(hēi),有味儿!”什么是“有味儿”呢?无非就是说他嗓音当中含有一种天生的“东西”,或者说某人嗓子天生就“挂味儿”。于是在这里,你看戏当中感受到的其他内容全都不存在了——比如正义与邪(xié)恶的斗争,比如剧本的结构是否匀称,比如其他演员的表演是否称职,你对此全然不睬了,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主演一个人的演唱上了!试问,这样的欣赏方式是否就太畸(jī)形了呢?我没办法回答,但现实中有很大一批人在很久的时间和很宽的地域,就一直是这样欣赏京戏的。
还有一点也需要说明,韵味不仅存在于唱腔,同时还存在于念白、身段、舞蹈和武打中。中国诸多古典艺术是相通的,高明的观众能够从唱腔等等当中看到其他——等做到了这一点,韵味就无所不在了。当然,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观众还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