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05-15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部中华工匠史就是一部中华工匠的精神史诗。中华工匠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品格。

夏朝时就用“正”来为工匠官职命名,如车正、陶正、木正等,显示出中华工匠精神品格的本源属性。“正”为王室官职,乃“规范、标准”之意,其内涵及行为指向守正。工正精神铸成了早期中华匠人守正的精神品格。

周代六官体系中,工官之冬官乃为司空。所谓“司”,即“管理”之义,表现了工官对国家事务的承担与掌管;所谓“司空”,含有“闭藏”“空无”之义,工官的信条与宗旨是藏富于民,反映出工官以民为本的精神品格。周代工匠在司空制度体系下逐渐形成属于时代的工匠精神,即民本精神。汉代,政府改“司空”为“少府”,以统管国家物资调配、器物生产以及山川田赋等。“少府”沿袭了“司空”的精神追求,它不仅有较强的中央集权性质,还体现了国家对工官的政治立场以及民本态度。在文化鼎新发展的汉代,工匠“争芳斗艳”,如将作大匠萧何、长安“机关达人”丁缓、地动仪发明者张衡等。汉代诞生了近乎后世所有的工匠行业、部门与手艺品类,也孕育出具有民本特色的汉代工匠精神品格。

唐时期,以工部制度为前提,以劳动人民的创造为依托,产生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工匠精神。大唐的文化气象建立在辉煌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唐三彩、唐金银器、唐刀、唐镜等折射出唐代工匠精神的光芒。唐物的定名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如“库路真”漆器显示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态势。李皋发明“车轮船”体现了唐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雕漆与金银平脱的创新发展显示出唐代工匠技术的进步。显然,唐代工匠的创新精神品格使得工匠文化走向历史新高,标定唐代工匠精神的新方向。在国家统一和文化大融合中,唐代工匠在诸多领域展现了创新精神,彰显出唐代国家制度对工匠精神品格的涵养与推动。

宋代,中华工匠开创了转型时代的新精神品格。活字印刷、航海罗盘、火药等得到发明和应用,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中华名匠,共同锤炼出独特的宋代工匠精神品格。当然,他们也没有丢掉传统工匠一如既往的创新精神。譬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在宋刻雕版一片繁华中窥见“死板”的缺陷,开始进行“活板”试验,最后改进了雕版印刷工艺,展现了宋代工匠的创新精神。总体来看,宋代工匠精神已经向理性精神和美学精神迈进,这无疑是中华工匠精神品格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

明清时期,在工部制度的推动下,中华工匠精神出现了垂范后世的品格典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伴随明代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对工匠制度的不断调整,工匠群体的处境也在不断变化。明

早期的工匠制度主要承袭元代,工匠群体以世袭匠户为主,处境极其困苦;明中期国家对工匠制度有所调整,工匠群体以轮班匠、住坐匠和军匠为主,工匠处境略有改善;明晚期的工匠制度较为松散,工匠的处境较为宽松,工匠群体中文人突起,大量文人参与工匠造物活动,由此铸就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明式工匠精神的人文品格,形成了中华工匠精神的人文精神典范。明代工匠精神的人文传统具有历史进步性,能够主动适应日常化和人文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诞生了漆工黄大成、木工蒯祥、瓷工童宾、军匠杨埙、雕工鲍天成等一大批具有人文精神追求的出色工匠,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明代工匠精神至善的人文化美学倾向。

至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魏源等一大批思想家大力提倡致用实学,崇尚求真的科学精神。在此背景下,清代的工匠也在造物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淬炼出求真的科学精神,出现了罗盘匠吴鲁衡、针神沈寿、发明家黄履庄等一大批中华名匠。他们在创新实践中不断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工匠的精神品格。

“如切如碰,如琢如磨”。有多少独具匠心的中华瑰宝,就有多少不可磨灭的精神传承。中华工匠精神根于工正,立于司空,臻于工部。中华工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实现者、体现者,他们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潘天波《中华工匠精神品格》)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英雄梦

吴连广

阳光洒下,温泉河水泛起粼粼波光。

老淡站在温泉河边上,影子倒映在河水里。他觉得自己是一棵树,没人管没人问,任意滋长的树枝和藤藤蔓蔓的缠绕,都是一种最原始的状态。可他又觉得自己不是一棵树,也不是河边上的芦苇,应该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勇士,或者是征战沙场的将军。男人心里都装着英雄的梦想,他向往英雄,向往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老淡孤傲地站在河边上,秋风吹乱了老淡灰白的头发,他那破旧的衣衫也被吹得“呼啦啦”地响,就像一面经历过无数岁月的战旗,在孤寂的温泉河谷中飘扬。羊群在秋日的河谷中吃着草,他对着羊群大喊一声,羊们都抬起头望着他,感觉没有什么事,才低下头继续吃草。老淡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将军,羊群就是他前赴后继的战队,温泉河谷就是他征战的沙场。是呀,他一年有四分之三的时间生活在这里,和一群羊朝夕相处,羊就是他的全部,就是他的战士,就是他的兵。他带着他的羊大军征战四季,也带着无休无止的孤独与寂寞。英雄应该也是孤独的,英雄大都是遭受过苦难的人,壮志未酬英雄泪,这是英雄必须承受的。他喜欢上了这样孤独寂寞却自由自在的日子,在这里,他就是将军,他就是英雄。

只是一回到村里,老淡就成了邻居们嘴里最没本事的放羊人。他厌倦了那些不怀好意的议论:

……你们看看,他多可怜呀!一个人在温泉河谷里放羊,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有个事做已经不错了,以后羊都圈养了,就他这样的能干啥?要力气没力气,要脑子没脑子,还不得饿死。

老淡每次面对这样的议论,都不言语。他觉得这些人很无聊,别人家的事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人性的悲哀,在他的面前寻找优越感,就能改变他们自身也活得卑微的现实吗?

温泉河边树上的鸟巢空了,不知道是什么鸟的巢,可他相信这不是迁徙的候鸟的巢。此时的他,就像刚从战场上下来,衣衫不整,像一个破衣肋腻的乞丐,灰白的头发就像那个被遗弃的鸟巢,没有一点儿温度。

温泉河谷的风一天比一天大,把落叶吹得满河谷翻滚。他的头发、胡子和破衣衫,也都随着晨风飘舞。他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很久都没有剃头、刮胡子了,再长下去就像野人了。

从春天来到这里放羊起,老淡没有剃过一次头、刮过一次胡子。那把老剃头刀都像月牙了,每次剃头、刮胡子,中间都要停下来磨一磨,不然感觉头发和胡子都是被揪下来的。他蹲下身,离水面近一点,想看看自己是啥样子。这一看,他就笑了,这哪是头发和胡子,简直就是被霜打过的秋草,乱哄哄一堆,野人一样。算算日子,也快该回家了。他想,不能这副模样回村,不然又成了那些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羊群都很规矩地在吃草。老淡起身向帐篷走去,走到半路,又停下了,为什么要活给别人看,我剃了头发、刮了胡子,还是温泉河谷的英雄吗?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

文本二:

中国的鲁迅说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西方的巴恩森说“悲剧是世界法则”;舍勒说“悲剧性事件始终以一种世界结构为基础”“悲剧英雄‘将’在无罪的行动中‘变为有罪’……”。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尽的不是狂沙,反而尽是英雄风流人物。在大自然的“丛林法则”下最先倒下的都是弱者;而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法则下,最先倒下的却几乎全是强者。

是的,悲剧本来就是人类无法规避的一个“世界法则”,英雄也原本是生命本质原始冲动向上的代表,而悲剧英雄则更是人类生存困境中的前卫突破者,他们是孤独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军事家以捍卫者的忠诚与开疆拓土的武功战绩得以彪炳简册;思想家以智慧者认识世界的深刻能力与真理的烛照而高踞于浮生之上;艺术家以创作者的身份再现历史与开掘生活的伟大作品而传世不朽……他们都用生命之笔为自己在历史的资料库中留下了一张鲜红的人生记录卡,得以令后来的查阅者们望卡景仰,兴叹不已。但在历史的万层空间中,他们都不过是各领风骚、雄长一方的元首领袖或泰山北斗,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会被尘封在历史的烟霾中渐被忘却。

(节选自周殿富《第七崇拜:人类的生存悲剧与悲剧英雄》)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吾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节选自佚名《二翁登泰山》)

材料二: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有碧霞宫、东岳庙。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仰晞岩隙,白云孤翱。历阶可升,不知所极。俯视则一线危蹬,窃深莫测,目眩神骇,越超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滤止也。

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视女墙,日甚微,忽又不见。

(节选自薛福成《登泰山记》)

材料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汉水、祖待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语言文字运用(17分)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航天员在太空喝的水大多由尿液转换而来。估计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独特的太空“饮食文化”吧!

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做法。要知道,在太空中,一个航天员每天生活的必备物资折合为有效载荷大概是15千克,每千克运输成本在10000美元以上。这就意味着,能带上太空的物资非常有限。所以,就需要对航天员的尿液进行再利用和回收,这不仅可以满足航天员们的饮水和卫生用水,还能制氧。

那么,        ①      , 才能被重新利用呢?

首先,需要对尿液成分进行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会因饮食、环境和体力活动而异,但除水以外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尿素,其次是钾离子和钠离子。此外,航天员尿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较高,这是因为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骨应力的变化会引起肾脏的适应性调整,使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        ②     

一天之内产生的尿液不可能立即进行净化和使用,那么就需要对尿液进行存储。

随着尿液存储时间的延长,尿素会水解成氨气、铵根离子和二氧化碳。通过监测尿液pH值、电导率和渗透压的增加,可以判断尿素的水解程度,掌握其中化学组分的变化,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尿液进行处理。

那么,尿液是如何净化的呢?

将尿液回收、净化需要经过一套复杂的工序。简单来说,首先让尿液经过蒸馏装置;再输送到颗粒过滤器和多次过滤系统去除无机物和非挥发性有机物;最后,通过气液分离和离子交换装置,将其中的无机盐离子去除。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通过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如果部落有急,就会派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便会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因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而且,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如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