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东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04-29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

在人类历史上,现代机器文明绝对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只有把它放置于长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那种认为只需要几个发明家就能让18世纪的英国机器轰鸣的想法显然是太拙劣,连小孩子都骗不了。所有现代技术的关键工具,如时钟表、印刷机、磨房、指南针、织机等,在其他文明中都有。中国人、阿拉伯人和希腊人远在北欧人之前就在许多领域中率先使用机器,掌握了大量技术,只是并无“机器体系”这个概念。作为机器体系发展核心的重要发明和发现,也许正因为它们并不源自西欧文明,在这里也就没有天敌,就像不远万里来到南美潘帕斯草原的加拿大蓟属植物一样,生长得格外迅速、蓬勃。

在机器出现的最开始的700年内,时空概念的变化对现代机器体系的成形有关键的作用。寺院在新的时间概念的出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当时世俗反复无常、飘忽不定的时间观念相反,僧侣们的日常生活都是按规定时间,每天重复无误地进行着。机械钟表传出寺院,按时传送的钟声使工人和商人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律性。钟楼上的大钟标志都市的存在。从遵守时间到按时服务到按时记账再到按时分配,在这个进程中,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起关键角色。

现代工业时代的关键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在时钟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它都是机器的出色代表,也是机器的典型符号。其标准化与自动化让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是带头的,即使到今天,时钟仍然无处不在,为其他机器所不及。时钟还是一种有能源驱动的机件,其“产品”是分和秒。它把时间和人们的具体活动的事件分离开来,帮助人们建立这样一种信念:存在一个独立的、数学上可度量其序列的世界,这是科学的专门领域。就人的机体而言,机械时间更显得是一个外部的事件:人类生活有其自己的特殊规律,脉搏、呼吸都与人的情绪和人的活动有关。对于长达几天的时间间隔,人们往往不用日历测量,而是用其间发生的事件来度量:牧羊人用母羊生小羊的时间来度量;农民用播种和收成来度量。如果说生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时间尺度和规律,制约生长的不仅是物质和运动,还有生长的发展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演化历史。机械时间展开来是一连串数学上的孤立的时刻,而有机体的时间,柏格森称为时段,其效果是累积的。在一定意义下,机械时间可以像时钟的指针或者动画的一个个画面,向前或向后走。而有机体的时间,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经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这样一个周期。

根据桑戴克的说法,公元1345年,人们开始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划分成60分钟、将一分钟划分成60秒的做法。正是这种将时间划分的框架,愈来愈成为人们行动和思考的参考点。到16世纪末,在英国和荷兰已经出现小型家用时钟。像汽车和飞机一样,有钱人首先使用并将其普及。新资产阶级最早发现时间的重要性,用后来富兰克林的话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要像钟表那样有规律”,这是资产阶级的理想。文明节奏的加快,要求更大的动力;更大的动力,进一步加快了节奏。但是越来越快的节奏却不一定能为个体的生命体验带来好处。机械化大生产对于时间的严格把控已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以机械时钟为参照,按照严格的时间对自己的饮食、睡眠、娱乐进行规定。这种“机械陈规”形成了一种对人们精神的压抑。

西方人的生活已完全为时钟所左右,他们视守时为一种天性。守时,曾是专门由音乐来完成的任务,但是机械时钟的效果更普遍、更严格:它管理一天的安排,从何时起床,到何时休息。我们可以将一天看作一段段抽象的时间,在冬夜,不必跟着鸡鸭归窝而上床睡觉。人们发明蜡烛、煤油灯、电灯等,在一天任何时刻都可以活动。这样,人们不再将时间看作是一系列经历,而是看成多少小时、分钟、秒,这样就开始有增加时间和节约时间的习惯。时间有了封闭空间的特点:它可以分割,可以充满;通过省力的器具,时间还可以扩大。

抽象的时间成为新的显示存在的媒体。通过将一天发生的事件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协调人们彼此的行动,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要是今天没有时间的协调,整个社会将很快遭到破坏,直至崩溃。现代工业体制没有煤、铁和蒸汽固然不行,但如果没有钟表更加不行。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

现代文阅读II

边关石头也相思

王静

2012年,我去新疆白哈巴“西北第一哨”采访。

哨所耸立在蓝天下,面向山巅,背靠界河,距离河对面的哈萨克斯坦只有几百米之遥。

哨卡上执勤的战士大概从望远镜中看到我们的镜头在聚焦他,自然地挺胸抬头。镜头里,丝絮般的云彩在他身上飘拂,一只矫健的雄鹰在他头顶盘旋,多么难得的画面!我立刻按下快门。想起多年前一位战友写下的诗:“健似雄鹰劲如松,永为祖国站好岗。”此刻,哨位上的战士,不正是那搏击云天的雄鹰、那傲然挺立的青松吗?

我找到执勤的战士,他的名字叫高唱,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高唱告诉我,虽然营区院子很小,但他喜欢石头,捡回来一些摆在营区,上面刻上不同的字,已经成为营区一景了。他特意带我看了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个用白色鹅卵石拼成的中国版图上,“祖国在我心中”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站在这一堆鹅卵石边,我心潮起伏。鹅卵石再普通不过了,可当它被作为祖国的版图而赋予生命时,它便得到了永生。我明白了高唱为什么喜欢石头,因为这石头中,有我们一代代边防军人奉献生命的忠魂,这石头也是祖国领土的浓缩呀!

离开白哈巴哨所时,高唱带着我,特意捡了一块鹅卵石,我把它带回了北京。每次看到这块鹅卵石,就想起白哈巴哨所,想起高唱……

2014年,我去西藏边防采访。路上,途经一个叫岗巴的小镇,大伙下车稍作休息。

休息室一位藏族老阿妈引起了我的注意。老阿妈慈眉善目,面颊上是岁月与风霜刻下的深深印痕。老阿妈家去年遭灾,是部队官兵救灾及时,全家才得以安然。从此,老阿妈就隔三差五来营区看望战士们。

送走老阿妈,在屋角拐弯处,我看见一块石头,瞥了一眼,那粗粝的样子,有点像老阿妈的那张脸,又有点像谱写命运之曲的贝多芬,更像一个沉思的头颅,似乎在思考深邃的历史之谜。

细细端详这块石头,纯朴、自然,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石头上,那道天然形成的白色曲线,像延伸远方的天路,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我仿佛能感觉到,在它生命的纹路里,似乎镂刻着冶炼的痛苦和凝固的悲壮,那一道道涌,一卷卷潮,既有沉潜的品质,又有飞扬的神采。我想,它一定是情感飞扬跌宕后的狂澜。

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这块石头,它的颜色,像极了藏族老阿妈那张最靠近太阳的脸,那张透着信任和温暖的脸,足可慰藉军人之心。老阿妈就是“人民”的代名词,子弟兵正是为了千千万万张像老阿妈这样的脸,才历经艰辛,心甘情愿在这氧气都吃不饱的地方默默奉献着。

我相信,这块石头与我有着深深的“眼缘”,就那么一瞥,便像一枚图钉,被按进了脑海。

离开老阿妈前往珠峰大本营。几百多公里的沙石搓板路,只能以40迈的速度蜗牛般前行。

过了许久,终于看见远方冰清玉洁的苍穹之下,梦幻般伫立着巍峨而神奇的珠穆朗玛峰。它用银发苍苍的头颅撑着悠悠苍天,用横亘起伏的山脊盘住莽莽大地,用永不衰竭的精血把古老高原孕育得像一头雄健无比的牦牛。

仰望中的珠穆朗玛峰,并没有那种“唯我第一,舍我其谁”的王者霸气。在珠峰大本营边的石台上,立有一块珠穆朗玛峰海拔纪念碑。看着上面用醒目红字标明的珠峰高度,再抬头望远处的珠峰峰顶,一个问号在心中萦绕:为什么在世界第一高峰面前,会产生不是很高的感觉呢?

身边的武警战士告诉我,因为你站着的地方,已经海拔5200多米了。我恍然大悟,自己已经站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了,所以才会感到8844.43米的珠峰不是很高。

这给我一个启示:对于一个人来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相对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观高不觉高,也才能看到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峰。

珠峰在我心中,是一座圣山。我对它顶礼膜拜,虔诚仰望。它用满溢着的雄性热血,塑造出了一个强健而又虔诚的民族。它用孤独的沉默,在这远离尘世的云天之上,忍受着冰雪的禁锢,苦度着荒寂的岁月。

我知道,它的沉默并不意味着生命的衰竭,而是等待着一次新的崛起。

站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我瞬间明白了,山的存在,是让我们永葆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我抱起了脚下那块白中泛青的石头。同行的小陈高反症状厉害,他劝我,“走路都困难,你还要抱块石头,不要命了。”对这块石头,我已经爱不释手。无论多困难,我也要把它带回北京。

如今,这块来自珠峰大本营的石头,就立在我办公室窗台上,端详的次数多了,竟发现它长得有点像中国地图。

小小的石头,透着浩瀚与磅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息不灭的灵魂啊!它凝聚着大地威烈如火的激情和力量,更凝聚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信仰。

感谢岁月与自然的馈赠,石头的静默,生命的律动,这静与动、刚与柔,一同构筑起我们对未来的梦想和追求。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子高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为临淄宰?”称管穆焉。王曰:“穆,容貌陋,民不敬也。”答曰:“夫见敬在德,且臣所称,称其材也。君王闻晏子、赵文子乎?晏子长不过三尺,面状丑恶,齐国上下莫不宗;赵文子其身如不胜衣,其言如不出口,非但体陋,辞气又呐呐,然其相晋国,晋国以宁。诸侯敬服,皆有德故也。以穆躯形方诸二子,犹悉贤之。昔臣常行临淄市,见屠商焉。身修八尺,须髯如戟,面正红白,市之男女未有敬之者,无德故也。”王曰:“诚如先生之言。”于是乃以管穆为临淄宰。

(节选自《孔丛子·对魏王》)

材料二: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用之。”君曰:“诺。”居一年馀,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节选自《韩菲子·十过》)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自然而然的语言表达常常是( ① )、脱口而出的。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是语感。钱谷融先生把语感称作“语言的沼泽”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据我所知,最早提出语感这个概念的,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他对语感曾经作过这样一番( ② )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我们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来,语感就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而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则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为语言文字。叶老特别强调这样一点:“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当然,对语感的理解也是( ③ )的。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把语感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学者叶蜚声、徐通锵等人还从中国人与外国人学汉语的比较中论述了自己对语感的见解。比如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出错的例子:“太阳升起在浩荡的平原上”“尽管天塌下来, 我也能顶得住”等等,中国人听到或者读到这些句子,都会感到别扭,觉得有些地方不像中国话。因为我们心底有一种“像”中国话的感觉,这就是语感。

总结诸家之说,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浓厚的经验色彩的。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