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1003641
日期: 2024-05-02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形成差序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在差序格局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做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团体格局里,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市场化、现代化推动社会快速转型,乡村由此进入到所谓“后乡土”时代: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形下,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和行为已受到了现代化渗透,并或多或少具有现代性特征,其在人际关系层面上的最大体现就是“理性化”。

人际关系理性化,一方面使得更多人际交往和关系开始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地挂上了钩;另一方面也使得村落中传统的“差序格局”被打破,血缘亲疏已不再是其人际往来的主要依据。相反,个体农民作为乡村人际关系主体的重要性急剧上升,终而使得个人的关系网络不再是“差序格局”的社会性规定,而是其根据自身的经济地位和性格偏好主动选择和建构的结果。从网络视角看,市场经济中的农民,在其现实资源流动中,他们既会去考虑血缘因素,又必须得要考虑利益因素,既要考虑传统的关系,也必然会动员基于非血缘非地缘的其他社会关系。

总之,后乡土时代乡村人际关系理性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这种进步又或多或少夹杂异化“质素”,值得警惕与批判。其最大体现就是围绕“个体私利最大化”形成了两种矛盾的心态:一是利己与排他叠加,遇事总是先以“自身利益”是否受损或有利为出发点。二是狭隘与实际交织,所谓“狭隘”,即利益是否是我的或自己人的,“实际”即利益是否是现成的。为此,在当今的后乡土时代,要增强农民公共道德意识与法纪精神,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超越自身利益,追求他人与自我、自我与乡村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从而再造积极和美的后乡土时代乡村人际关系,推动乡村振兴。

(摘自赵泉民、井世洁《“后乡土”时代人际关系理性化与农民合作的困境与出路》)

材料三

一生邻里,百味家宴。日前,无锡市滨湖区蠡湖街道美湖社区第三届美湖文化节开幕式暨百家宴活动于美湖文化街举办。美湖社区以百家宴的形式将居民欢聚一堂,用“烟火气”聚起邻里情,以舌尖美味推动弘扬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将“幸福美湖”照进群众心田里。

百家宴是有着血缘与地缘根脉的传统乡土文化活动,它向现代城区社会生活延展,有利于激活居民的“血缘情结”与“地缘情结”,增进邻里感情,融洽邻里关系,为百姓幸福生活增添活力。

(摘自吴磊、惠溢霖《好热闹!百家宴里品出浓浓邻里味》)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与棉为邻

卜珊珊

80岁的祖母拄着拐杖,来和母亲商量一件大事——种棉花。我二十岁,弟弟十七岁,在祖母眼里,我们已经到了要成家的年纪,准备棉被必须提上日程。在农村,谁家姑娘出嫁不是十床八床棉被,棉花全都是自己家种的,不提前准备怎么行。只是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生活轻盈又冗长,我没有理会祖母和母亲的谈话。花猫斜躺在一截废弃的断墙下,前天还在绽放的粉色月季被雨水打落花瓣,凋落的花瓣湿淋淋地徘徊在下水道口,狼狈不堪。我注视这些无关紧要的生命很多日子了。这样的日子里,我想不出什么需要棉花的理由。

田家少闲月。五月,母亲将村东头自家的地分割成一条条地垄,地垄排列紧密,远远望去,像一张张空床。栽下棉秧,除草施肥洒水。揭开塑料膜,棉一寸一寸地长,叶从枝节上抽出来。祖母看着一株株棉花按照她的意志种植,兴奋得像一片不知愁的棉叶,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是她沟沟壑壑的皱纹。祖母看着她的棉花长大。迎着春风的小丫头就是祖母的棉花,细细的腰肢,细细的脖颈,青涩的脸庞上是细细的绒毛,在地垄上愉快地唱春天的歌。棉花长大。大地上起伏有致的姑娘,那就是祖母的棉花。长长的发辫随风摇摆,圆圆的眼珠映射出光芒。棉花开花。紫黄相间的颜色从一个蕊里肆无忌惮地撑开。棉花的花为三日花,第一天是白色,第二天是红色,第三天是紫红色。摸一把,微凉。棉开的花美吗?大抵,一个东西越实用就越土,而越无用则越雅。没有谁种棉花是为了欣赏,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通通和棉无关。

祖母守候在电视机前,不错过每日的天气预报。六月的一天,祖母从梦中被雷声惊醒,拄着拐杖“跑”到村东,去找她的棉花。天很黑,下着大雨,黑暗已经吞没了棉花。祖母不知道站了多久,才颤颤巍巍地回家。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棉花完好无损。棉地湿湿的,脚踩下去,腐殖层的水溢上来。祖母在太阳底下讲述她昨夜在大雨滂沱之际到地头看望棉花的“历险记”。老天保佑。棉花无碍是祖母的心愿,祖母无碍是我们的心愿。

棉,一个母性的字。纯洁,雪一样白,阳光一样暖,它是植物中的祖母。棉花包裹着我们,为人类免除裸身而居、跣足而立的寒冷与尴尬。我常常想,衣食住行,为什么衣排在第一位?可能食是肉体层面的,而衣除了保暖,还要为精神“遮羞”——棉花给予我们的是另一层皮肤。穿在身上的棉花,让我们重新理解爱和尊严。

走到地头,就能听见棉花在春风中拔节的声音,就能看见棉绽开的花。一根棉秸曾经是一个标杆。棉是柔软的象征,可棉秸却坚韧挺拔。一种植物身上蕴含两种天然不同的属性,却并不矛盾。最寒冷的季节,那些残余在大地上的棉花秸秆,依然直挺挺地站在田里,被风吹得干皱的皮肤,多像曾经渐渐老去的祖母。今年,我三十五岁,两鬓开始有了白发。我不怕老,一个人能安稳地老,是时间的恩赐。去地里,我也是为了去看祖母。冬雪弥漫,堆满了祖母的坟头。天是白的,树是白的,茅草是白的,大地是白的。田垄早就消失了,野猫的脚印在田地里弯来弯去,深深浅浅,如纷落的白棉花。田间的棉花,短短的一生浓缩了五月的疾风、六月的暴雨和七月的烈日。棉花是未来的祖母,也是现在的祖母,更是过去的祖母。与身体比邻而居,棉花是故土的代名词,我们留恋棉花,棉花也留恋我们。然而我们是必须要离开故乡的,就像鸟必须离开巢。人在漂泊,最怕的是卷铺盖走人;庆幸的是自己还有一床铺盖,那铺盖也是棉花做的。棉花真白,是已经升上屋顶的白月亮,照见家乡,也照见异乡,地老天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熟悉一朵棉的气味,它的每一根纤维,它躺在被芯里,或加工成艺术品,它的喜怒哀乐,都是一片寂静,一片纯白。一朵棉并不贫乏,天光云影都曾在一朵棉上徘徊。我自觉我是懂棉的,它朴素得像一朵云,温暖我漂泊在外的灵魂。比起识人,我更识地里的棉花。人多难识啊,人心叵测,像六月的天。一株棉从生至死,秉性不变。雨雾露霜雪,以及阳光、风和土壤,决定棉的纹理。一个人走在田地里,我很少会感到单调,更不会孤独。田地让一个孤单漂泊的人无限丰富。每一株农作物,都可以靠近、触摸;每一缕风声,归入我耳,灌入我心。忘了自己,就忘了人间宠辱,就会化身为农田、大树、天空,人就成了大地本身。

我手脚常年冰凉,每一个寒潮涌动的冬天,我都会想念祖母。祖母去世多年后的一天,我走在街上,看见前面一个穿着深绿色绣花棉袄的老人,背影极像祖母,我顿时心跳加速,踉踉跄跄地追上去。她一回头,我泪如雨下。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先生名鼐,字姬传。少家贫,体羸多病而嗜学。从父范,诸子中独爱先生,令受业苧川,尤善海峰。四库馆开,刘文正公、朱竹君学士咸荐先生,遂为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书成,当议迁官,先生乃乞养归。

归里后,主梅花、钟山、紫阳诸讲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门为幸。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皆亲服。纪文达撰《四库书目录》颇诋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臞,神采秀越,澹荣利,有超世之志。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有儒者气象,而文名尤重天下。礼恭亲王薨,遗教必得姚某为家传。自望溪方氏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推文家正轨刘海峰继之。论者谓:“望溪之文质,恒以理胜;海峰以才胜,学或不及;先生则理与文兼至。”三君皆籍桐城,故世或称“桐城派”。

(节选自《清先正事略选》)

材料二

曩者,鼐在京师,程吏部、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鼐又闻诸长者曰:“康熙间,方侍郎名闻海外。刘先生一日以布衣走京师,上其文侍郎。侍郎告人曰:‘如方某,何足算耶!邑子刘生,乃国士尔。’”闻者始骇不信,久乃渐知先生。今侍郎没,而先生之文果益贵。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年八十矣,聪明犹强,著述不辍,斯世之异人也已。

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及长,受经学于伯父,学文于先生。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而犹得数见先生。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节选自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