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4-0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宋太祖于建隆四年命吏部尚书张昭等制定“折杖法”,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逐渐名存实改。“折杖法”的使用(   )
A、 适应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体现了缓和矛盾宽减刑罚的精神
C、 说明宋朝在刑罚上自立新的体系
D、 有利于保护封建官僚阶层的特权
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
A、 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 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 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 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在谪戍伊犁途中给书友的信中称,剿匪(侵华英军)八字要言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但他同时叮嘱友人此信不要给外人看。这反映了林则徐(   )
A、 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
B、 受制于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
C、 不谙熟近代国际外交规则
D、 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学习西方
1938年11月至1940年春,各战区中国部队按统一部署向侵华日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攻击地区涉及绥、晋、豫、浙等广大地区,重点置于豫南、鄂西及皖南等地。这一军事行动(   )
A、 迫使日军放弃速战速决计划
B、 使抗日战争转人战略反攻
C、 维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势
D、 说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欧战结束之后法国的社会稳定
B、 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 巴黎和会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 山东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
1957到1978年间,我国农业劳动者从19316万人增加到29426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95.8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仅增长84%.这一现象说明(   )
A、 农村经济体制亟待改革
B、 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明显
C、 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D、 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缓慢
如图是二战结束前夕英国的一幅漫画《今天感觉好些了吗?》,图中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头缠绷带、受了伤的地球。下列对该漫画主旨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承载了民众医治战争创伤、进行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望
B、 肯定了英美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贡献
C、 预见了美苏由战时合作到战后争霸世界的国际格局
D、 反思了核武使用后的环境灾难,倡导生态环保理念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近代以来,火车、轮船逐步代替了车马和木帆船,原来因地方荒僻、交通不便而滞留下来的物产能够运出去,变成有价值的商品;大量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得以运进来,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辟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总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据苏生文《中国早期的交通近代化研究》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强调:“交通是建设中一种先行部门”。经过努力,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建设取得新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52年到1957年,新建铁路33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25万公里,翻了一番。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年鉴》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