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生物返校试卷(4月)

日期: 2025-03-28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列遗传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A、 蚕豆病
B、 冠心病
C、 猫叫综合征
D、 高胆固醇血症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在大气中扩展    
B、 热带雨林和清澈的珊瑚海是地球上生物最适宜的栖息地
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
D、 臭氧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长波辐射的伤害
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B、 黄曲霉毒素可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癌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C、 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突变类型属于致死突变
D、 果蝇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重复时,果蝇的复眼由条形变成椭圆形
新型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可在宿主细胞内为翻译模板,表达出病毒RNA聚合酶。下列关于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ARS病原体和HIV属于冠状病毒      
B、 冠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产生子代的过程可以体现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的全过程
C、 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体温升高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对病原体的免疫作用
D、 可用康复者体内的血清注射到患者体内进行主动免疫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和高等动物的受精卵第1~2次分裂所形成的2~4个细胞,仍具备全能性
B、 克隆动物的第一个实验克隆蛙是用紫外线将蝌蚪肠细胞的核破坏
C、 人的血红细胞的寿命比人体肠道细胞寿命短
D、 人的红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线粒体的体积变大,数量变少
细胞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们平时吃的米饭、大米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B、 脂肪酸是油脂的结构单元之一,是一条常常的碳氢链,里面可能含有双键
C、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D、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正确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使体内的代谢快速进行,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
B、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仅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反应速率
C、 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有的酶的最适PH范围较宽,有的较窄,这取决于底物的类型
D、 酶的活性可用单位质量的酶在单位时间反应的量来表示
生物体的遗传主要靠遗传物质来进行的,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在证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同时也证明了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检测到32P组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就可得到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根据自己获得的DNA衍射图像提出的
D、 在DNA分子内部,A和T的分子数相等,G和C的分子数相等,这就是DNA的卡伽夫法则
地球上出现了生命,随即开始了进化,下列关于生物的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的现象是达尔文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新品种的过程设想到的
B、 不同的个体之间出现了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就会发生作用
C、 一个种群可能平均有30%左右的基因座位上有不同的基因
D、 种群中的单向迁移,会引起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种群内变异量增大
泡菜是人们比较喜欢的食品,但里面的亚硝酸盐会影响人的健康,食用前最好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用的是波长为550nm的光,是因为亚硝酸盐对该波长的光有最大的吸收率
B、 为了使发酵更快些,可将蔬菜用开水和白酒浸泡1min
C、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是先增多后减少
D、 在亚硝酸盐定量的实验中,制作标准曲线时用的比色杯的光程比待测样品的比色杯光程大,则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偏低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激素与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激素可以代表甲状腺激素,则调控表达出来的蛋白质可能可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B、 激素可以代表雄激素,其作用之一是增强人体代谢,影响人的行为
C、 该激素不可以代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是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不能进入靶细胞
D、 该激素可以代表孕激素,可以在妊娠时抑制子宫的运动
现代生物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基因技术能解决传统育种的远缘亲本难以杂交的问题
B、 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
C、 克隆多莉时,形成的重组卵细胞进行的第一次分裂有DNA的复制,但是转录并未开始
D、 原肠胚的中胚层是外胚层的部分细胞分裂后进入内、外胚层之间形成的
细胞呼吸是生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供能活动,其中供能最多的阶段是电子传递链,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H+从线粒体基质泵入内外膜之间的膜间隙是一种主动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B、 H+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载体蛋白复合体同时具有催化作用
C、 若是切断氧气的供应,则线粒体内膜两侧的pH梯度会消失
D、 若将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复合物从线粒体内提取出,放在人造脂质膜中,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膜外仍能积蓄H+浓度
生物科学家Paine将乳胶小球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一段时间分析渗入小球的蛋白质成分,并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比较,结果80%的多肽未曾扩散到小球中,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质中,多数的蛋白质是以溶解状态下存在的
B、 未扩散到小球的蛋白质可能部分吸附在膜上
C、 不同细胞或同一细胞不同状态,进入小球的蛋白质是相同的
D、 进入小球的蛋白质中可能具有将丙酮酸氧化成酒精的酶
下图是有丝分裂时,核被膜的解体和再生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细胞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末期又形成子细胞的核膜
B、 图中的染色体中的组蛋白的形成于G2
C、 核纤层与核内膜结合,有利于维持核膜的形状和大小
D、 在子细胞核膜再生的过程中有内外膜的融合现象
若狗的毛色受到常染色体的一对基因的控制,黑色狗和白色狗交配,F1是斑点狗,将F1的斑点狗随机交配,在F2中,黑色:斑点:白色=1: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黑色和白色的基因的基因座位相同
B、 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该现象的遗传的显隐性关系与人类AB血型的显隐性一致
C、 F2出现1:2:1的主要原因是F1的斑点狗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D、 将F2的斑点狗和白狗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黑狗出现的概率为4/9
植物体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有一整套调控系统,其中主要的是植物激素,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4-D是植物体内促进生长的一种激素,具有两重性
B、 在植物幼苗期,切断茎部的木质部的运输途径,则植物茎上部分的细胞分裂受到抑制
C、 脱落酸在植物缺水时,能促进气孔的关闭,但是光合作用的强弱没有影响
D、 将秋季采摘的苹果储存到来年夏季,可在储存箱中通入乙烯
某二倍体生物某细胞进行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 该时期的细胞内有四个染色体组,有4套遗传信息
C、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对应一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
D、 若该生物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没有发生变异的情况下,一个性原细胞最终会形成2种类型的细胞
遗传物质通过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生物的性状,下列有关基因的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翻译的过程中,识别mRNA上的遗传密码的是tRNA上的反密码子
B、 在进行转录过程中,DNA-RNA杂交区域的配对情况和翻译过程的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
C、 真核生物细胞内可能会出现转录未结束核糖体就和mRNA结合进行翻译的现象
D、 多个核糖体结合同一条mRNA,同时指导多条相同的多肽链的合成
一般来说,神经元之间可以形成多个突触,如图所示,其中多数神经元可能同时处于激活或失活状态,如下图,我们将不同时间产生的信号达到同一细胞,引起细胞兴奋的现象称为时间总和,不同输入信号同一时间到达同一细胞引起的变化称为空间总和,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次在较短的时间刺激A,可以使后膜在较短的时间形成更大的动作电位
B、 突触C释放的是一种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抑制,没有电位的变化
C、 左图中的ABC三个突触小体可能来自于同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D、 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是由多个突触形成的小电位共同决定的
群落的演替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演替的最终结果是形成高度稳定的顶极群落,下列关于群落的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可以预测的
B、 顶极群落中的总生产量/生物量的比值比演替中的群落高,
C、 当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状态时,总生产量和群落的呼吸量相等,演替便不再进行,此时的总生产量全部用于群落的维持
D、 从湖泊演替为深林的五个阶段中,当湖泊中出现睡莲等植物定居时,标志着演替到达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植物的开花、种子的萌发及休眠都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的,环境给植物的信号就是所谓的光周期(昼夜的长短),最显著的就是开花过程,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联,可以植物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下图是研究某短日照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根据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
B、 在短日照植物临近开花季节, 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
C、 若将实验植物换成长日照植物,则在暗期内不断闪光,长日照植物会推迟开花
D、 将菊花(短日照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家系图。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Ⅱ3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乙为伴X隐性遗传病
B、 7号和9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 10号个体与该区域的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两病都患的后代的概率为1/88
D、 若9号与12号婚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6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