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大学(节选)
高尔基
这年十二月,我决定自杀。对于这原因,我在短篇小说《马卡尔生活中的事变》里曾试图加以描写。可惜并不成功,没有内在的真实。我买来旧手枪,本想打中心脏,却只打穿了一片肺叶!一个月后,我觉得自己蠢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怀着羞愧的心情,又回到面包坊开始工作了。
不久,我遇见了霍霍尔,他坐在窗前的椅子上,点着一支很粗的烟卷陷入沉思。
“喂,”他的声音很轻,从容地说道,“您愿不愿意上我那儿去?我住在红景村,在那开了间店铺,您来帮我经管一下。我有一些好书,我还可以帮助您学习成吗?”
“行吧。”
“那请您星期五早晨六点来库尔巴托夫码头,我会在那里等你的,再见啦!”
他站起身,把一只大手朝我伸过来:“嗯,我的名字叫米哈伊洛·安东诺夫,姓罗马斯。就这样吧。”
他头也不回地迈开大步,拖着他那武士般魁伟的身体轻松地走了。
两天之后我就乘船前往红景村。
伏尔加河刚刚解冻,一块块灰色易碎的冰块漂浮翻滚在浑浊的水面上顺流而下。舢板船扬帆乘风而行。
我和罗马斯并肩坐在船帆下的箱子上,他低声对我说:
“庄稼人并不欢迎我,尤其是那些富农!您去那儿,也会遭到排斥的。不过我也有不少朋友,将来你也会有!”
冰块在河面上四处漂浮宛如一群蠕动的白羊。
“这儿的土地不及我们乌克兰,可是人却比乌克兰的好,个个都很能干!”我很喜欢他从容自如的态度以及简洁、流畅的话语。我觉得他懂得很多,而且有自己的待人准则。令我尤其高兴的是,他没有问我自杀的原因。换别的任何人,可能早就问了。
舢板船靠着右岸行驶,左边的河面一下子宽阔起来,河水漫上了长着青草的沙岸。
快到中午时,我们抵达了红景村开始卸货。罗马斯一面递货袋,一面对我说:
“你还挺有劲儿的。”
随后,他眼不看我问道:
“胸口还疼吗?”
“一点儿也不。”
沿着山坡下来了一个庄稼汉,赤脚涉过小溪友好地大声说道:
“欢迎你们。”
他长得挺英俊似乎也挺有力气的样子。脸膛红润,鼻梁高挺,一双蓝眼睛闪着机智的光芒。
“伊佐特!”罗马斯说。
“马车很快就来,你先走,这里有我就成。”
看得出,这人对罗马斯很友好亲切,就像他的保护人,尽管罗马斯的年纪比这个伊佐特大上十来岁。
半小时后,我就坐在了一幢新木屋的干净舒适的房间里了。
他们唤我下去吃饭。伊佐特坐在桌旁正说着,一见我便住了口。
“怎么啦?”罗马斯皱起眉头:“接着讲呀。”
“没什么好说的了。大伙儿决定:得自个儿来对付。你出门要带上枪,或者长点的棍子也成。”
难道现在的我已经加入那重大的活动,就要跟那些从事真正事业的人一起工作了吗?
他让我熟悉店里各种商品的价格一直忙活到晚上。他对我说:“我们的货比另两个杂货铺的要便宜。他们打算狠狠揍我。我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寻取快乐,也不是做买卖赚钱……”
我告诉他,我早已想到了这一点。
回到卧室,他说他早已发现我是在白白地耗费青春年华。
“您很有才能,性格顽强,而且显然胸怀美好的理想,您应当好好学习,但不是以这种死啃书本,与人隔绝的方式。”
他又说了些我所熟悉的关于首先要唤醒农民之类的话,只是从这些熟悉的词句里,我体会出了更深入、更新鲜的东西。
喝茶时他谈了他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铁匠家庭,曾在车站作加油工,在那里结识了一些革命者。因组织工人自学小组而被捕,入狱四年,后来又被充军发配到雅库特,过了十年的流放生活。
他谈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半夜。我还是头一次感觉到如此真诚热烈的友情。罗马斯仁慈而率直地把他的生活向我敞开,使我重新鼓起勇气,这个日子我终生难忘。
(王宏荣译)
相关链接:
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生于木匠家庭,4岁丧父,跟母亲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此后,他在喀山参加过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也经历过流浪生活,在喀山河旁的费奥多洛夫山岗曾自杀未遂,阅读过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过。
24岁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从此专心从事写作。其最著名的作品当属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