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0讲《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作者UID:10458958
日期: 2024-11-13
一轮复习
单选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代王朝都制定和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对边疆实行有效管辖。两汉王朝通过设立郡县、专门机构等来管理边疆,对匈奴和西域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册封官爵等政策以加强控制……唐王朝对边疆实施军镇屯戍制度,对各族采取和亲政策。唐王朝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管理府州事务。元代为统治辽阔的疆域,在岭北、辽阳、云南、甘肃等地设行省,在边远地区大量任用土官,因俗而治。清代的治边思想既有继承历代王朝治边思想的一面,又有创新和发展。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宜、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方案,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中国传统王朝采取文化主义态度,对边疆治理多以羁縻为主,对具体边界不求甚知,甚至为体现天朝风范而主动赐地予属国。南京国民政府已经有了明确的疆界概念,在历次重大宣言中均申明国家领土之完整。同时,南京国民政府还认为边疆系边防重地,“一国之安危,恒系其边防之虚实”,“建设边疆为刻不容缓之举”。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及民族认识》

材料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1952年,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院系调整前后著名理、工科教授在高校(以原著名大学为中心)的分布表

大学名称

调整前总人数

调出人数

留校人数

调进人数

调整后总人数

清华大学

65

52

13

1

14

北京大学

52

41

11

20

31

南京大学

27

18

9

3

12

浙江大学

26

24

2

0

2

协和医学院

15

2

13

1

14

交通大学

13

9

4

3

7

上海医学院

10

3

7

0

7

中山大学

8

8

0

1

1

比洋(天津)大学

8

6

2

4

6

同济大学

8

6

2

0

2

南开大学

7

4

3

1

4

山东大学

6

5

1

1

2

私立岭南大学

6

6

0

0

取消

重庆大学

5

4

1

2

3

武汉大学

5

3

2

0

2

金陵大学

(私立教会大学)

5

5

0

0

取消

北方交通大学

5

4

1

0

1

小计(所 /人)

17所271人

17所200人

14所/7人

10所/36人

15所/107人

其他大学(所 /人)

32所/43人

25所/3人

8所/1人

53所139人

58所/150人

总计(所 /人)

49所/314人

42所232人

22所/82人

63所/75人

73所/257人

(材料来源:《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科学出版社,1991-1994年)

材料二: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材料三: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摘编自百度百科“钱学森之问”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入与扩大,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之中。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对欧洲友好访问期间多次发表演讲,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和平、真诚的现代中国形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游记》,18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传教士眼中那个“酷似古罗马帝国的中国”走进了欧洲人的脑海。中国这个词儿,对启蒙运动的精英来说,是一种力量,是“旧秩序的卫道士和蔑视者之间的赌注”。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成了欧洲知识界借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的利器。

材料二  1792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把一个行将覆灭的中国形象带回了西方。此时的欧洲不再需要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40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形象一落千丈。自那时起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个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一个当年被描述成花园的王国变成了“满街是开口粪池和垃圾”的肮脏之国,而穿着丝绸、捧着青花碗的中国人也变得贫穷、猥琐和丑陋不堪。

材料三  尽管“红色中国”也曾随着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著述,让一些西方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调,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冷战,却又一次将中国的形象推向了阴暗的极端成为恐怖和邪恶的象征。

材料四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现代中国让西方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中国经济会突飞猛进?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姚明那样球打得像 NBA球员一样好的明星?中国会不会把全球的石油用光?……这当中有好奇、羡慕,也夹杂着猜疑与不安,中国的形象正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丰富,不像中有相似,相似中有不像,西方人再也无法用非好即坏的标尺或简单的符号来看待中国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西方看中国:从天堂到丑陋不堪》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