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骨架由纤维素构成,对细胞起到了支撑、保护等作用
B、 真核细胞分泌蛋白的分泌一定伴随着细胞膜成分的更新
C、 发菜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糖类
D、 当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不能从外界吸收矿质元素
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C、 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D、 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生物学家提出了“线粒体是起源于好氧细菌”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某种好氧细菌形成共生关系,最终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演化成线粒体。下列多个事实中无法支持该假说的是(  )
A、 哺乳动物细胞的核DNA由雌雄双亲提供,而线粒体DNA则主要来自雌性亲本
B、 线粒体外膜的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而内膜则同现存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C、 高等植物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呈线状,而线粒体DNA裸露且主要呈环状
D、 真核细胞中有功能不同的多种细胞器,而线粒体中仅存在与细菌中类似的核糖体
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待荧光分布均匀后,在细胞膜上选定需进行漂白的部位,用激光照射使荧光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使此部位的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漂白部位荧光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 漂白部位荧光的恢复是因为被标记蛋白质恢复空间结构
C、 漂白部位荧光一定程度的恢复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根据荧光恢复速度可推算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
将相同的植物根毛区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或KNO3溶液中后(溶液体积远大于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最终不再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是蔗糖溶液中的变化,②是KNO3溶液中的变化
B、 原生质体最终体积b与溶液初始浓度无关
C、 若改用某浓度的甘油溶液,体积变化可与②相似
D、 ①曲线中的细胞,a时刻细胞液浓度最大

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6条染色单体
B、 与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一个细胞基因型为ab
C、 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a、b、b移向细胞一极
D、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別为A
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 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
C、 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 后代分离比为7: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均致死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B、 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原料是大肠杆菌提供的
C、 噬菌体DNA的合成模板来自大肠杆菌
D、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是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B、 DNA复制时,④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
C、 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如图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B_D_才表现正常),其中Ⅰ-1基因型为BbDD,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G、g控制),其中Ⅱ-2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4和Ⅱ-1的基因型都为BbDdXgY
B、 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8
C、 Ⅲ-2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3个致病基因
D、 Ⅲ-1与基因型为BbDdXgY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7/64

多选题

综合题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