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2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日期: 2025-04-13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是(    )
A、 焚书坑儒
B、 尊王攘夷
C、 推恩令
D、 休养生息
关于“文景之治”措施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B、 重视“以德化民
C、 主张以农为本
D、 让士兵复员生产
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前202年”是(    )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初
C、 公元前2世纪末
D、 公元前3世纪末
西汉建立之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纯一的四匹马),而将相残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汉初年(    )
A、 出行方式变化
B、 秦的“大一统"理念被抛弃
C、 政府提倡节俭
D、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不堪
汉初社会经济凋敝,朝廷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景象——“文景之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
C、 文帝景帝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D、 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很大的关系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    )
A、 吸取秦亡教训
B、 减轻人民负担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巩固封建统治
下图的文物出土于陕西关中地区,此文物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
A、 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 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 秦末农民起义
D、 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 社会十分贫困
B、 秦朝灭亡教训
C、 大臣的建议
D、 刘邦远见卓识
以下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中,不是汉高祖所采取的是( )
A、 把田租税率定为十五税一
B、 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 凡退役归农的军官士兵,免除若干年徭役
D、 连续十五年全免田租
西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取秦亡教训
B、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政策
C、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文景之治
B、 百姓税赋加重
C、 为西汉鼎盛奠定基础
D、 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下列关于汉高祖刘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于公元202年建立汉朝,定都洛阳
B、 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
C、 释放因战乱、饥荒为奴婢的人为平民
D、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
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
A、 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 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C、 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 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
“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 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时期统治者的措施不包括(    )
A、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B、 轻徭薄赋,三十税一
C、 严刑峻法,社会安定
D、 注重生产,关心农桑

判断题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