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安徽省合肥第六高教育集团瑶海校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文化素养测试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
A、 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 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 说明了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 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 《春秋争霸:周天子权威日盛》
D、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孔子强调君子以行为重,“敏于事而慎于言”。二程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上述信息表明儒家:(    )
A、 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力行思想
C、 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秩序
D、 重视人的价值有利于思想解放
如图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于1911年10月15日在《中华民国公报》以大总统孙中山名义发布的文告。有人认为该文告不符合历史真相,此人最有可能依据的史实是:(    )

A、 辛亥革命的时间不是1911年
B、 当时“中华民国”这一叫法尚未出现
C、 孙中山当时并不是大总统
D、 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的威信并不高
如图为2018年10月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这座连接三地的超级工程,创新实现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创新:(    )

A、 丰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B、 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 是粤港澳三地法律法规高度趋同的结果
D、 充分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增强
作为当今世界航天大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下列对中国突破“六个难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上天关”的突破,指的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一箭多星关”的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C、 突破“地球同步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迈入先进国家行列
D、 突破“载人航天关”,是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埃及法老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征服者们,从来没有被仅仅刻画为凡人,但是荷马笔下的希腊人却与此完全不同,他们的英雄无疑是凡人,只不过是得宠于神。这表明古希腊(    )
A、 受到埃及和两河流域思想影响
B、 人神关系蕴含人文精神
C、 英雄主义逐渐成社会主流思潮
D、 神话体系影响根深蒂固
2021年初,拜登当选为美国第46任总统,美国总统产生的方式是:(    )
A、   选民直接选举
B、 选民间接选举
C、 参众两院联合推选
D、 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领袖担任
1928年1月,斯大林提出,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地建立在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农业局部集体化是完全不够的。据此推知,斯大林:(    )
A、   对苏联工业化道路表示了质疑
B、 用行政手段解决农村问题
C、 强调新经济政策背离了工业化
D、 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非选择题(共三题,25题25分,27题15分,28题12分,总分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出现了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等题。……40多年来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改革创造的外部监督都不是真正的外部监督,监督主体一定程度上只是治理者的化身、不是来自治理体系外部的主体,效率低下问题仍得不到根本解决,亟待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