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山西省晋中介休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以下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
B、 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
C、 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增强了运动能力
D、 角质层帮助蛔虫适应肠道寄生生活
下列有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上的刺细胞是该类群动物所特有的一种攻击和防卫细胞
B、 血吸虫感染能引起人发热、贫血、腹泻和腹水等症状,消灭纹沼螺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C、 猪肉绦虫身体呈左右对称,背腹扁平,寄生在猪和人体内,有强大的生殖能力
D、 水母、海葵、涡虫、华支睾吸虫都是有口无肛门
下列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 家鸽的气囊--气体交换
B、 蚯蚓湿润的体壁--呼吸
C、 河蚌的贝壳--保护
D、 小狗等动物体表被毛--保温作用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蚂蚁搬家、作茧自缚、蜻蜓点水、惊弓之鸟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B、 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C、 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蜜蜂的各种舞蹈。蚊子飞行发出嗡嗡声都属于信息交流
D、 小袋鼠出生后爬到母袋鼠育儿袋内吃奶。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下面是“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

A、 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B、 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C、 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D、 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一样
一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图表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B、 ②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 过程③表示动物沿着食物链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
D、 由图可知,生态系统中没有动物也能进行物质循环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B、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进行孢子生殖
C、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 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如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 呼吸的器官、肺、鳃
B、 运动的器官、足、翅
C、 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
D、 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部分生物作出如下图所示分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 类群1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的
B、 制作酸奶使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C、 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D、 类群1、2、3的共同特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在碳循环中起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B、 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吸收利用
C、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就能避免动植物和人患病
D、 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活的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
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B、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是多细胞生物
C、 细菌菌落比较小,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D、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 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 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 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 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下列说法中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B、 干制法贮存食品的原理是降低食品中的含水量
C、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D、 抑制呼吸作用是贮存鲜活食品的基本原理
下列生物中的细菌或真菌,能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是(  )
A、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
B、 使小麦得叶锈病的真菌
C、 健康人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D、 死亡树木上的木耳

综合题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9月,世界上最后一只巴拿马树蛙离开了,这意味着一个物种在它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永久落幕。

近年来,全球两栖类动物数量快速下降,甚至灭绝。研究发现,两栖类的一种新发疾病——壶菌病,与此有直接关联。其中,蛙壶菌对蛙类危害最为严重。全球已检测的约1300种两栖类中有近700种感染蛙壶菌,感染比例已超过50%。

蛙壶菌一般在 4~25℃的温度下生长。它主要利用菌丝侵入并生活在两栖动物的角质层中。蛙壶菌的生命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游动孢子利用鞭毛从水中短距离游上蛙的表皮定居;之后形成的游动孢子囊会产生更多的游动孢子,反复侵染寄主的皮肤。感染了壶菌病的蛙,腹部皮肤变为红色,脚部及其他部分的浅表皮会发生脱落,皮肤出现增厚及细小的溃疡或出血,并出现后肢抽搐、浑身无力,继而死亡。

为什么蛙壶菌容易感染两栖动物?首先,由于两栖动物的卵没有卵壳,无法在空气中维持形态和防止水分蒸发,必须在水中产卵。其次变态期蛙类自身的免疫力会降低。而且随着全身皮肤角质化程度增加,会导致成体蛙大量感染壶菌。同时,蛙类的皮肤需要保持湿润——这一系列生活史特点正好被蛙壶菌所利用。

为什么蛙壶菌会在全球扩散呢?研究发现,蛙壶菌全球扩散的时间恰好是全球贸易高发时期。人的一些活动会带来两栖类的迁移以及蛙壶菌的传播,例如最近入侵马达加斯加的亚洲蟾蜍,就是隐藏在采矿设备中逃避了海关检查导致的。

研究发现,携带紫色色杆菌的两栖动物可以在感染壶菌后存活,可能是因为这类细菌会产生对抗真菌的化合物,阻碍蛙壶菌的生长。实际上,蛙壶菌在自然界仍有着克星:不少微小的生物可以吃掉蛙壶菌的孢子,例如细菌、草履虫等。当水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够高时,蛙壶菌对两栖类的伤害就会比较小。基于研究,人类积极寻求保护两栖动物的形式,如通过高温灭活环境中的蛙壶菌来杜绝传染;对于野外个体选择迁地保护等,已取得一定成效。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