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山西省临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7189882
日期: 2024-04-25
月考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林蔚秀,清溪湛湛,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豢养白鹿而得名。1179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江西为官时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

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他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苦心经营。鹅湖书院“朱陆之辩”后,朱熹还曾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李宁宁教授评价道:“《揭示》是对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

如今,在书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见清乾隆年间《白鹿洞书院教条》(即《白鹿洞书院揭示》)碑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为接物之要。”言简意赅的书院学规,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揭示》是白鹿洞书院的灵魂,是后世学校教育的参考榜样。在五条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终南捷径’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白鹿洞书院研究员闵正国表示。

《揭示》不仅在中国书院发展中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整个东亚儒文化圈中,白鹿洞书院传承与彰显的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是一国之财富,更是可供其它国家共同分享的富矿。至今在日本与韩国的乡校,仍有悬挂和集体吟诵《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活动。日本兴让馆山长,每天早上召集生徒一同齐诵《揭示》,申明义理,已成为兴让馆的传统。”李宁宁介绍说。

“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育思想的认可和广泛传播,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进入21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为全球提供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国学应当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支撑,而书院的新角色应为‘国学’的道场。”李宁宁说道,“这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自大和文化独白,而是要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节选自宋子节《<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茶文化萌芽于南北朝,当时佛教和道教大为发展。道教认为茶有助于内丹修炼,佛家又把茶看成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唐代时,禅教兴起,由于茶在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方面很有效果,很多寺庙都崇尚饮茶。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宋太祖赵匡胤爱茶,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皇帝有时还将茶赐给国外使节。中间的文人阶层也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低潮时期。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国茶也被有眼光的政治家或统治者所赏识,他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奢侈腐败”之风。据记载,周武王鉴于商纣王奢靡腐化的恶俗,在“伐纣会盟”时,就“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诸侯和部落酋长。晋南北朝时,帝王贵族奢侈盛行,有不少人一天饮食相当于一个普通百姓家两三年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批“清茶一杯”、以茶代酒的廉政之士脱颖而出。

(摘编自《茶文化与修身》)

材料二

中国茶叶向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最初打开茶叶传播风潮的就是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其实并不是一条路,而是中国西南地区民间商品贸易的统称。因为主要运输主力是马,而随着交易渐渐以茶为主,所以才叫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最初诞生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茶叶具有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因此立即成为肉食茹饮的藏民的生活必需品,茶叶供不应求。随着茶文化的兴起,这条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游牧民族为了用茶叶补充日常的维生素,不得不用牛马来换取茶叶,马在那个年代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统治者利用这一点用茶叶来治理边疆,俗称以茶治边。

随着国际贸易的流行,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各国,并且在各国内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如,日本茶艺秉承中国茶文化之精髓,并在不断领悟中融入创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道。茶道多用粗瓷旧碗,有自谦自重之意。日本人在一起品茗,讲究茶室雅淡宁静,平和为上,不论身份地位,都视为贵宾。所有一切,体现于泡茶敬茶“圆熟轻巧”的过程和“谦和敬清”的氛围中。

(摘编自《茶马古道———茶文化传播的开始》)

材料三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在本次高层对话会上,海报成为一大亮点,茶叶成为一张靓丽名片。在海报“共饮一泓水”中,青花瓷茶杯中盛着清茶,呈现出世界地图的映像,寓指各国人民共饮一泓水。茶桌上,以茶杯为圆心,扩散出一圈圈涟漪,寓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在海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中,中式茶杯、阿拉伯茶杯、西式咖啡杯,寓指与会政党的广泛代表性。

1949年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着茶叶等农副产品作为礼品走出国门,探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建。在亚太金融组织会议时,茶叶就已经作为“国礼”登上了国际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公开在中外公众场合多次谈论中国茶文化:在俄罗斯谈及“万里茶道”、在比利时发表“茶酒论”、在巴西激情论述“茶之友谊”……一系列的动作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茶产业,越来越提倡绿色健康新生活。

“以茶会友”很容易就会让人联想到君子之交,以茶相赠,既有绿色健康之意,也和我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君子外交政策最为相符。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更是传递给世界“以和为贵”“内省修行”的中国儒道精神。

(摘编自《茶叶成为中国靓丽名片》、《茶叶外交成趋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苦菜花(节选)

冯德英

沉闷的雷声越来越大,它似乎要冲出浓云的束缚,撕碎云层,解脱出来,那耀眼的闪电的蓝光急骤驰过,克嚓嚓的巨雷随之轰响,震得人心收紧,大地摇动,狂风无情地吹刮,瓢浇般的大雨遮天盖地直刺直压,粗大猛烈的雨柱,掀起一层尘埃。一霎,到处是一片汪洋了。

部队都匍匐在城墙的周围,趴在掩体里。战士们都把衣服脱下,包盖着武器弹药,而水顺着一个个黑红强壮的肌体,泉水般地往下流。虽是初夏,北方的夜晚加上风雨,还是冷得使人打哆嗦。

战斗,黎明前的战斗!在激动着每个人的心!

母亲没有睡,紧抱着孩子坐在炕上,望着那黜黑的窗户,心随着雨点在跳动。母亲想到战士们都在雨地里,一定被雨淋得全身透湿,她多么盼着枪响啊!可是她又有些怕那枪响,因为她儿子和枪响有关,他会不会发生意外呢?!……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打门声。门声冲断母亲的思路,她忙赶出来。院子里黑古隆咚,稀泥差点把她滑倒了。

“谁?”母亲问。

母亲一开门,婵子像从泥水里爬出来的,披头散发,一头撞进来,抱着母亲就哭。

“姨啊!那、那孔江子被鬼子抓去,挨打不过,把什么都招出来啦!我在屋里听得准准的……你快藏起来吧!姨啊……”婵子哭叫着。

“婵子!你快领家里人躲一躲,把菊生带好!我马上出门!”

母亲说着就走。

“嗤”一道闪电,克嚓嚓一声焦雷,母亲沉重地掉进泥水里……

母亲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她的衣服早被淋湿,鞋子已跑掉,在及脚踝深的泥水里,迈着艰难的步子。风吹散她的发髻,长长的灰白头发随风摔打。骤雨猛烈地打到脸上,使她眼睛睁不开,头抬不起。她怎么也站不稳,时时被刮倒在泥水里,她爬起来,又向前跑。看不到路,她用手去摸,碰到墙上,她来不及管哪里碰伤哪里痛,忙折回来又向前冲!走,快走!跑,猛跑!冲,把全身的力量使出来,向前猛冲!

母亲跑到福昌饭店门口,听到几声枪响,接着忽忽拉拉一群人冲过来。她略一怔,忙叫道:

“德强!妈在这里!孔江子对鬼子说实话啦!你们快动手去啊!”

“砰砰砰!”街口上传来枪声。

“快!去告诉李班长,叫他们马上行动!”德强知道情况危急,忙对一个队员命令,见队员跑步走后,又对母亲说,“妈,你快走啊!”

“孩子,对面鬼子来啦!这是深胡同,一时跑不出去。你们都快走,我留下对付他们!”母亲推搡着儿子说。

母亲为使儿子下决心,已开始向敌人来的方向迎去。德强知道无法挽回,哭着将于司令员送他的左轮手枪塞进母亲手里。

“好,孩子!你快领同志们去开城门。别哭,妈不一定死啊!快走!”母亲说着猛一把将儿子推开……

母亲生平第一次握到枪,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她很镇静,感到武器有那么大的力量,无怪乎当战士的都那样勇敢了。她身子靠在墙上,一动不动地站着,似乎在休息。

一群敌人急急冲过来。

母亲把手枪对准敌人——她的手毕竟发颤———用力勾了两下扳机。

敌人狂乱地闪到两边,一个栽倒下去。

母亲正要再勾扳机,但被郝三一枪打中左胸。她感到全身一软,瘫痪着坐倒在墙根上……

战斗结束了!

母亲,她静静躺在担架上。她的头被打破,前额包着宽宽的绷带。左面的肋骨被打断两根,身子只能仰躺着。在灯光下,她的脸是那样苍白,那样没有血色。

“唉,别哭,孩子,我不会死。”母亲发现姜永泉和娟子,“你们都没有事?我不用你们看哪。”

“大娘,没有事!”姜永泉忙安慰她说,“大娘,咱们已经胜利了!”

“啊,鬼子都完了!”母亲的眼里放出光彩,又不得不痛楚地皱紧眉毛。

“天亮了。快扶我到门口看看!”

东方现出一片乳白色。曙光以它无比的新生力量,终于击败顽强衰落的黑暗。它以胜利者的姿态,带来了黎明!

一轮红日从朝霞中欢快着跳出来。万道金光,普射着暴风雨后清新的原野。万物发出灿烂辉煌的微笑,来欢迎它的莅临,受着它的温暖,在它的照耀下成长。

“妈!看,红旗!”德强兴奋地叫道。

在解放了的城墙最高处,站着一个年青英俊的战士。在他那草绿色军帽帽檐下的前额上,裹着洁白的绷带,肩上背着带刺刀的大枪。他双手紧紧扶着旗杆。火红的旗帜在半空中哗哗地飘扬。红旗那艳丽血红的光芒,向四外普射开来!

母亲仰脸看着。她那苍白的脸面迎着红旗和阳光,也泛起一层淡淡的红晕。

秀子忽然想起什么,把孩子给姜永泉抱着,自己急忙跑进屋,一会拿着那一大束鲜花跑回来。

“妈,今天是你的生日!给你……”秀子正要将花送给母亲,但立刻觉醒到母亲不能拿,又把花抱在怀里。

母亲注视着女儿手中的花。鲜花被雨水沐浴得更加娇媚鲜艳,在朝霞中放着异彩。在母亲眼中,最吸引她的不是那粉红色的月季花、暗红色的芍药花,而是夹在这些大花中的金黄色的苦菜花。看着看着,母亲觉得眼前一片金光,到处都开放着苦菜花。

母亲像尝到了苦菜根的清凉可口的苦味,嗅到了苦菜花的馨香,她嘴唇两旁那两道明显的深细皱纹,微微抽动,流露出虽然苦楚可是幸福的微笑。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广之字林之,沛郡相人也。少好弓马,便捷有勇力。宋大明中,以功补本县令,历强弩将军、骠骑中兵、南谯太守。泰始初,隶宁朔将军刘怀珍征殷琰于寿春。琰将刘从筑垒拒守,相守移日。琰遣长史杜叔宝领五千人运车五百乘援从。广之等肉薄攻营,自晡时至日没,大败之,杀伤千余人,遂退,烧其运车。从闻之,弃垒奔走。太祖废苍梧,出广之为假节、督徐州军事、徐州刺史、钟离太守,冠军如故。沈攸之事起,广之留京师,豫平石头。毕,仍从太祖顿新亭。太祖诛黄回,回弟驷及从弟马、兄子奴亡逸。太祖与广之书曰:“黄回虽有微勋,而罪不可容。弟自悉之。今启依法。”令广之于江西搜捕驷等。建元元年,进爵为, 食邑千户。北虏动,明年,诏假广之节,出淮上。广之家在彭、沛,启上求招诱乡里部曲,北取彭城,上许之。广之引军过淮,无所克获,坐免官。世祖即位,迁右卫将军。世祖见广之子珍国应堪大用,谓广之曰:“卿可谓老蚌也。”广之曰:“臣不敢辞。”上大笑。除游击将军,不拜。十一年,虏动,假广之节,招募。高宗诛害诸王,遣广之征安陆王子敬于江阳,给鼓吹一部。进封应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建武二年虏围司州遣广之持节督司州征讨解围广之未至百余里虏退乃还四年,卒。年七十三。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谥曰庄公。昔皇甫肃于齐间投广之门下。广之早与皇甫有隙,然崇其学,荐之武帝,任东海太守。其开阔如是。

(选自《南齐书·王广之传》,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