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期: 2025-04-02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生活方式指的是(   )
A、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
B、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
C、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
D、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风俗习惯
 关于酗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酗酒会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衰退
B、 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C、 长期酗酒会对酒精产生抵抗力,酒量增大
D、 长期酗酒会对酒精产生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下列物质中,都属于毒品的一组是(    )
A、 鸦片、咖啡、海洛因、病毒
B、 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
C、 香烟、吗啡、鸦片、病毒
D、 海洛因、大麻、烈性酒、摇头丸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如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姻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高
B、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C、 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D、 青少年吸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以下关于毒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吸毒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B、 毒品少量吸食一次是不会上瘾的,可尝试
C、 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
D、 大麻、吗啡、杜冷丁都属于毒品
某实验小组分别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该结果能够表明( )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B、 水蚤心率随烟草浸出液浓度升高而降低
C、 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D、 用同一只水蚤,先测清水,再测不同浓度酒精中的心率,可以减小误差
 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0

23

死亡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 人类比水蚤高级,该实验结果无意义
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
A、 冠心病、癌症
B、 近视眼、色盲
C、 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D、 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如图为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升高
B、 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C、 肿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损伤、中毒死亡率
D、 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与生活方式无关
学习了半期人体生理学了,你认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青少年应该每天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钙等,合理膳食;
B、 我们应该养成用鼻呼吸和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C、 青少年很多习惯都不应学成年人,应该提倡少吸烟;
D、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头号杀手,我们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烟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致癌
B、 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青少年不应该喝酒
C、 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促进健康
D、 青少年可以少吸烟少喝酒,远离毒品
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下列针对香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尼古丁可让吸烟者成瘾,并有较强的毒性
B、 烟焦油易沉积于肺等器官,可诱发肺癌
C、 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神经系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 一氧化碳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

实验探究题

综合题

科普阅读题

据新华网报导:时至今年心脑血管疾病仍是我国居民首要死因,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仍是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根据新出炉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CVD)患病人数约2.9亿,其中脑卒中患病人数约1300万,冠心病约1100万,心衰约450万,风心病约250万,先心病约200万。导致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仍占首位。2015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5.01%和42.61%,且从2009年起至今,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全国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作为心血管病中的重要疾病,心冠病的死亡率明显在持续上升。根据《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10.67/10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10.91/10万,与上一年相比略有上升。从总体上看,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略高于城市地区,男性高于女性。

心血管疾病持续攀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大大推动了医疗费用的增长。报告显示,22004年至今,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增速。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陈伟伟教授表示,心血管病已成为国民致死、致残和医疗费用增长的首要原因,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院士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坏胆固醇”)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关键。

“管住嘴,迈开腿”,生活方式干预有助防范心血管病

报告显示,在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征、大气污染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因素。

其中,高血压不但发病率不断攀升,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也就是说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为高血压。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2010年,中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4.5%(男生16.1%,女生12.9%),且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儿童较血压正常儿童在成年后更易患高血压并发生心血管重构,患病风险分别是血压正常儿童的2.1倍和1.5倍。

“管住嘴,迈开腿”,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防范糖尿病等慢性病。报告着重介绍了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这是世界上开展最早、历时最长的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研究。研究组在23年随访后发现,糖尿病预防有效降低了心血管病的死亡率,20年后的随访发现,与糖尿病相关的严重视网膜病变在对照组的累计发生率是16.2%,而干预组为9.2%。在世界上首次证明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使威胁视力的严重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和失明)发生风险下降了47%。持续6年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降低27%的3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