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情调研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6-30
月考试卷
【第一章】取象大千(共25分)
【第二章】师法自然(共16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任务。

我们在小人国里穿行

鲍尔吉·原野

①我们要到海南的土地上去看椰树。

②椰树是海的子孙。虽然它长在岛上的土里,却是为大海长在陆地的一株草。这里的夏季赤日炎炎。北方的树叶在这样的天气里早打蔫了,形同沮丧;而海南烈日下青翠的树,有椰树。你看到高入云天的椰树把羽毛式的叶子斜逸旁出,就很想去它的绿荫下漫步,仿佛阴凉的地面会有好东西出现,譬如奇异的小花。拣到一个成熟的椰子也不错,这不是最好的东西吗?椰树从空中送给你的密封保鲜的糖水罐。仁慈的椰树知道你在灼热中什么都不缺少,金银暂时也不需要,只缺水。

③椰树像是修炼者。它内心的定力已超越了环境的制约,不管酷热或是台风,它的心在这些外力之上,故安定于台风酷暑之下,时刻保持悠闲。在炽热的阳光下,大海没开锅,小鸟也没有被烤熟乃至从天空掉下来。造物主把一切早已做出精确的安排,气温只是其中一项。人饿了要躲进屋里叮叮当当地烹饪而食,植物站在大地上无须张嘴已经得到能量与养分,它们所以不愿意行走是不想放弃大地暗中的滋养,而阳光的慷慨照射,更让它们喜不自胜。

④椰树在海南是如此之多,停车是停不完的,看树也看不完。看来看去,最后似乎只看了一株树,即椰树。可是,这株树如此神奇,它站在每一个地方的姿态都不一样,在风中,在日落里,其华美胜过其他的树。海南树多,蓊郁全岛,但你总能在林海的顶端发现椰树的绿冕,它像准备起飞或刚刚降落在林涛之上的巨鸟,翅膀没来得及收好。你看到了那样的翅膀,那样的羽毛,就找到了椰树。

⑤在椰树下行走,我想起小人国的故事,我们就是突然缩小体积的小人国居民,在草隙行走却自以为阔步于茂密的森林里。椰树是其中最大的草,我常常拿手“啪啪”地拍击椰树的树干,心里说:多大多结实的草啊,棕榈科,被子植物门,好!这株草本植物在时空交错中比人高出几十倍,用人的话语说,它有五六层楼高。我们什么时候能在草的枝叶之下跋涉远足,抬头景仰草呢?我童年曾无数次盼望进入小人国,这是我童年的愿景,也是我此刻在椰树下的心理写照。

⑥椰树比北方的杨树幸运。它每天见到海上日出,看日之红丸在烈焰般的波涛上挣扎搏跳,跃然出海,顷刻红光万里,海面无须命名已成了红海,南中国海也是红海。这情景有些惊心动魄哦,椰树每天目睹一遍,习以为常。椰树见过比蓝天更蓝的大海,人们称之为湛蓝,海如蓝水晶被太阳晒化了,拥挤动荡,想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却不可得。这时候,海的远方竟有船只驶来,最早触目的是它的白帆,白帆如落在海上的风筝,一耸一耸,试图往岸上移动,而风筝下面竟然拖着一条船。这些对椰树来说,没什么稀奇。翅膀尖耸的海鸥成群飞过来,像从天上倾泄的刀鱼;在椰树眼里,这也没什么稀奇。

⑦椰树如果是诗人,它吟诵的不是日出以及白帆,而是海上黄昏。黄昏之于大海,犹如黄山之于流云。海在黄昏时分终于疲倦了,露出温柔的一面。黄金的光线织进琥珀的海浪里,天海一色,万物澄明。此刻天空更加阔大,海面低下去,向远方延伸,把舞台让给了天空,布满更多的金色、玫瑰色与蓝色。这时候,海滩上假如没有椰树的身影,风景不免呆板了,椰树以其修长与婆娑让夕阳在海滩描画出人间的乐趣,让人的眼睛在大自然里面看到更多的美。大海没有椰树还是大海,而海滩假如没有椰树,仿佛还没有完工,还要等下去……椰树不光是树,不光是草,还是大自然的美术师,高明地让海水温柔、白云缱绻、岛屿宛如仙境。

【第三章】野蛮体魄(共18分)
阅读杭州亚运会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资料一】

对于一个把美食奉为时尚的国族而言,饕餮是最古老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国神系里最惊世骇俗的妖兽。饕餮的尊容,应该算是比较凶恶的。《神异经》形容它身体像牛,长着人的面孔,眼睛却藏在胳肢窝里,酷爱肉食,热衷于偷袭老弱病残或落单的旅行者。上古神话有所谓“四凶”,为首的就是饕餮。

唐宋时代,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在大幅提升,而莱肴、香料及其烹饪方法,也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食物的丰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它终结了古老的饥饿模式,解放了人的饕餮本性,让一种曾经被视为罪恶的贪吃习性,变成了可以被容忍和鼓励的嗜好。于是,关于饕餮凶残本性的记录,被时间逐渐淡化,而饕餮就在“超级吃货”的名义下,重新回归了日常的市井生活,以一种充满喜剧色彩的方式,成为人们用来互相打趣的佐料,并最终被中国人奉为食神。

(《饕餮是如何从妖兽变为神灵的?》)

【资料二】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普遍流行,可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神灵崇拜是很发达的。后来又传入了中原地区,并演变成三代青铜器上装饰的饕餮纹。从兽面纹到饕餮纹,真切反映了早期中国的原始思维特点,也说明早期中国的神灵崇拜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些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中国的神灵是以艺术想象出来的兽面和饕餮为中心,将老虎、鳄鱼、蟒蛇、鸟、牛、鹿等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综合起来,赋予了它们超乎自然的神力。比如在良渚时期,兽面神灵主要是综合了鹰鸟的羽毛及鳄鱼的獠牙和足爪,到夏商时期又加入老虎的獠牙和大眼睛、蟒蛇的身躯,以及牛和鹿的弯角等,从而艺术性地创造出有名的“饕餮”大神。饕餮神灵应该就是夏商时期人们信奉的“最高神”,甲骨文中把这个大神叫作“夔”。

(《神灵考古与早期中国》)

【资料三】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或吃掉非氏族、部落的敌人,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之,吃人的饕餮倒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神话失传,意已难解。但吃人这一基本含义,却是完全符合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的。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这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好些饕餮纹饰也是如此。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美的历程》)

【资料四】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而三个吉祥物各有代表,各有寓意。“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琮,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古代一种用以祭地的祥瑞玉器,呈四角或八角的方柱形,中有圆孔。具有精美绝伦纹饰的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第四章】文明之旅(共21分)
【第五章】言为心声(4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