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同步训练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据吐鲁番出土的墓志来看,进入唐朝后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逐渐与中原趋同,开始出现“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这体现出(   )
A、 民族融合促进了唐朝的统一
B、 西域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加强
C、 西域与中原的文化逐渐趋同
D、 中原文化在西域广泛地传播
公元646年,起源于北方草原的回纥归附唐政府后,唐太宗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吐迷度可汗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置官号皆如故事”。这一做法(   )
A、 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变革了华夷有别的民族观念
C、 加速了回纥族封建化进程
D、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马毬是集体对抗的项目,传入中原后,唐中宗“好击毬,由是风俗相尚”。唐代许多墓葬中出土骑马击毯佣,连妇女也参与马毯娱乐。马毬项目(   )
A、 有利于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B、 凸显唐好战厚葬的风尚
C、 说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
D、 推广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府兵之制起于周。籍民为兵,蠲其租调,而令刺史以农隙教练。分为百府,每府以一郎将主之,而分属于二十四军。其众合计不满五万。隋、唐皆沿其制而分属于诸卫将军。唐制,诸府皆称折冲府。各置折冲都尉,而左右果毅校尉副之。上府兵一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民年二十服兵役,六十而免。全国六百三十四府,在关中的有二百六十一府,以为强干弱枝之计。府兵之制:平时耕以自养。战时调集,命将统之。师还则将上所佩印,兵各还其府。(一)无养兵之费,而有多兵之用。(二)兵皆有业之民,无无家可归之弊。(三)将帅又不能拥兵自重。但兵不惟其名,当有其实。唐朝府兵制度存在之时,得其用者甚少。此固由于唐时征讨,多用蕃兵,然府兵恐亦未足大用。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安史之乱以后,战乱频繁加剧了农民逃亡、土地兼并的程度,封建政府所掌控的户数下降,失去了大量的纳税户,租庸调制也随之崩溃。唐朝政府为了维持冗滥的官僚机构所需要的庞大俸钱和行政经费,导致了“兵冗官滥,为之大蠹”的被动局面。随着政治的黑暗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吐蕃、回纥、党项等少数民族也借此频繁侵扰唐朝边境。公元805年宪宗即位,他励精求治、全面变革,其中变革的核心就是财政制度。为了增加唐政府财政收入、重振朝纲,国家财政大权便逐渐由尚书省户部四司转向中央三使。将两税使分为三人,国家赋税划分为江淮以南、荆南以东及三川三部分,并在西北度支使辖区设置榷盐使。改革中严厉打击贪污不法官员,如中书省堂后主书涓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招权纳贿,被刺死。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摘编自马慧芳《浅析唐朝元和年间财政制度改革》

【唐宋之变•女性审美观】
材料一:隋唐统治集团来自于汉化了的鲜卑人,游牧在北方大草原的鲜卑人,在风格和审美上与中原的汉人有很多不同,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女性以健壮为美,因为与游牧民族的生活相适应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于是,对来自于鲜卑人的唐代统治者,在审美上自然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此外,佛教在唐代也得到了极大推崇和发展,佛教中的菩萨造像,都是丰肥而富态的,这也对唐代妇女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代饮食上的胡化也比较明显,史书中记载了唐肃宗做太子时用膳的情形,提到唐肃宗用刀割羊肉,这明显是胡人的作风。相对于中原汉人的面食文化,胡人主要是吃肉、喝羊奶,这都是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这种饮食结构上的变化,也是唐代女性“以胖为美”的一个物质基础;此外,“胖不胖”或还真与心态有关,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百姓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荡后,普遍安居乐业,民众心态乐观开放。

材料二:为什么物质丰裕程度较之唐代更高的宋代人,没有“以胖为美”的观念呢?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名仕书画中可以看出,清瘦是主流。究其原因,宋朝时刻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风险下,百姓忧虑,充满了危机意识。

——均摘编自金寅斌《唐朝人为何以胖为美》

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