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1
中考模拟
基础·运用(共21分)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选自《曹刿论战》)

庞勋反,攻杜慆于泗州。谠闻之,挐舟趋泗口,贯贼栅以入。慆素闻其名,握手曰:“何意临教?吾无忧矣!”谠亦谓慆可共事,乃请还与妻子决,同慆生死。时贼张甚,众皆南走,独谠北行。俄而至,慆喜曰:“围急,飞鸟不敢过,君乃冒白刃入危城,古人所不能。”

贼将焚淮口,谠曰:“事棘矣,独出可以求援。”乃戊夜逾淮,见戍将郭厚本告急。

厚本许出兵,大将袁公异等曰:“贼众我寡,不可往。”谠拔剑瞋目呼曰:“泗州陷在旦夕,公等逗留不进,欲何为?大丈夫孤国恩,虽生可羞。且失泗,则淮南为寇场,君尚能独存?”厚本决许付兵五百,谠曰:“足矣!”已济,慆亦出兵,表里击,贼大败。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谠]辛谠,唐朝中后期人。庞勋反唐,围攻泗州,辛谠两次冒死外出求救,帮助刺史杜慆守住了泗州城。② [挐]通“桡”,划船。③[贯]穿过。④[棘]通“急”,急迫。⑤[戊夜]五更的时候。⑥[孤]辜负。

名著阅读(共8分)
现代文阅读(共29分)
阅读《试飞英雄》,完成问题。

试飞英雄

聊起试飞员们的时候,飞行大队政委丁玉清一直咳嗽着,这是职业病。这让他的叙述显得断续与困难,但关于大队各位试飞员的任何事迹,丁玉清都能纤毫不差地忆起,并且娓娓道来。梁万俊的那次只有短短8分钟的试飞,更是在他的讲述中如电影般重现。

2004年7月1日13时40分,西南某机场。

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发出,试飞员梁万俊驾驶座机直冲云霄,蓝色的天幕上迅速划出一道银色的弧线,像谁在泼墨挥毫……

这是一次新机的定型试飞,梁万俊驾驶的是一架多用途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

险情在1.2万米高空突然出现。发动机漏油,仅仅两分钟,油量表指针就指向了“0”刻度。没有了油,发动机就完全失去动力。

这是一级空中特情!

地面指挥所内的空气凝结到了冰点。时间在那一瞬间似乎变得无比漫长,每个人都明白,摆在试飞员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跳伞或迫降。跳伞意味着放弃飞机,凝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会坠毁,故障原因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推进也可能因缺乏依据而延宕……迫降?可能机毁人亡!

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对地面指挥员雷强传达了自己的抉择:“我要滑回去,尽一切可能把样机保住!”梁万俊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

试飞员被称为“悬崖边的舞者”。飞行试验涉及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试飞员,梁万俊刻苦钻研军事科技和航空技术理论,搜集整理了上百万字的航空资料、上千张飞机结构图片。现在,他已经成为熟练驾驶6种机型的高素质试飞员,有数篇文章在国内外航空杂志发表。多年的试飞生涯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数十次险情,但最终都化险为夷……

这一次,他也一定要将飞机完整地带回地面。

雷强迅速查看着各种监控数据,人们在他拧紧的眉头上仿佛看到了步步逼近的危机。同在塔台的研究所的老总眼里含着泪,声音颤抖地说:“雷头,跳伞吧——”他哽咽着没有说出下半句。

雷强的眼睛血红,脾气刚烈的他声音很大地吼了一声:“听我的!”

巨大的飞机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失去动力控制的飞机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预测得到。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这一切必须十分精准,百分百的精准。正常的飞机降落,可以修正方向和速度,实在不行,还可以拉起来复飞。但失去动力的飞机没有可控余地,稍有差池,便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

飞机滑到机场1400米上空。

蓝蓝的天空,隐隐传来一阵空气的撕裂声。转瞬,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蓦然闯来!

霎时,机场上,塔台里,数百人仰头,一双双眼睛焦灼地盯住飞机!

在所有人心跳如鼓的当儿,雷强的声音听上去还是那么沉稳:“保持好状态!”

梁万俊冷静沉着地调整飞机的状态,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小心地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为迫降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可以下降高度了,放起落架。”雷强下令。

“好的。”梁万俊下降高度,放起落架。

 “起落架很好,对正跑道。”雷强指挥道。

“好的。”梁万俊对正跑道。

“再对正一点,左翼……”

“好的。”

话筒里,梁万俊的语气平平静静,声音高低大小几乎完全没有变化。一般情况下,人在紧张的时候呼吸会急促,指挥员们都听到过从话筒里传来的呼呼的喘气声。但梁万俊没有,一声也没有。

地面指挥所内,人们的心略微安定了些。

近了,更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的战机俯冲直下。下落航线与跑道呈70度夹角,但此时飞机的速度在400公里/小时左右,远远大于正常值。大速度落地,飞机冲力过大,但凡操作上有丁点儿失误,飞机就可能冲出跑道,翻滚坠毁。

地面上,飞机设计师、生产人员、试飞指挥员、地面保障人员一齐屏住了呼吸。

13时44分,战鹰陡然降落,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胎下飞出两股白烟。

“放伞!”雷强及时喊话,声音加大。

他的话音未落,一朵伞花在飞机尾部猛然绽开。然而,飞机冲势只是略减,依然朝跑道尽头狂奔。

“拉应急!……”雷强的指令一连串跟上。

“刹爆!”一阵刺耳的尖啸,轮毂在水泥跑道激起两条刺眼的火龙!巨大的速度下,一侧轮胎爆破。

千钧一发之际,梁万俊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一系列操作程序,时间、方向、力度把握精准。人们绷紧的心里有了小心翼翼的期待。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儿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跑道上,留下两道464米的黑色擦痕。

“成功了!”“成功了——”人们欢呼着从各个角度向机场冲去。

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2005年2月,“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演播大厅里,当主持人念到梁万俊的名字时,一个身穿飞行服的清瘦年轻人走向前台,他神情安详宁静,脸上一缕微笑仿佛清风。

主持人的声音在偌大的大厅回响,这段堪称经典的颁奖词多年之后仍然被人们反复提起:

“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生死8分钟,惊天一落,他创造了奇迹。为你骄傲!中国军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军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称谓,它代表着忠肝义胆、铁血柔情。而在丁玉清的讲述中,它浓缩为试飞大队里一位位试飞员的名字,这些亲切而闪亮的名字背后,意味着奉献与担当!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群搏击在蓝天的雄鹰,他们怀揣着强国的梦想,用青春与生命在蓝天上完成着最执着、最勇敢、最壮丽的飞翔!

(根据张子影的《试飞英雄》改写)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古诗云: “____。”(月有阴晴圆缺/明月几时有)

月球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地球运动,随着月球相对于地球、太阳的位置变化,会出现不同的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这被古人看作月相的开始,叫做“新月”。随着月球亮区逐渐转向地球,会依次出现“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等月相,最后,又会回到“新月”。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创制了阴阳合历的特殊历法,后逐渐发展为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农历将月亮由新月至满月再至新月的周期定为“月”,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年”,并以闰月调整年与月的差值。这样古人抬头望月,便知道某一天是几月几日了。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月与气象的关系。“月晕则风”“月亮撑伞要下雨”等谚语就指导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一直以来,月亮元素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之中,这是一种把自然诗意化的行为,取得了园林的视觉美和人文美相统一的效果。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者善于将自然之月同园林景观巧妙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杭州西湖上有著名的景点“三潭印月”。其设计者在湖中建造三座中空的石塔。球面体塔身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形似满月。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燃灯烛,洞口蒙上白色薄纸。烛光从纸上透出,倒映于湖上,形成水中之月。此刻,天上月、塔身月、水中月交相辉映,融成极富诗情画意的奇幻美景。另外,设计者还将园林建筑设计为月的不同形态,表达人们寄托在月上的独特情怀。苏州园林中有不少形如满月的门洞和弦月造型的漏窗,造型雅致可爱,蕴含着人们对人生有圆满也有残缺的独特思考。

设计者更将文化中的“月”运用到园林中。含有月意象的诗文楹联与园林景致相配合,营造了一系列以观月、品月为主题的园林景观。例如苏州沧浪亭,园外溪水映月,园内竹影摇风,“____(沧浪淘沙全无意/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楹联,就把诗意融入园景之中,赋予沧浪亭无限情韵。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让____浸润时代人心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先秦《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不知不觉就被唤起渗透于心的诗歌情怀,油然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穿越时代而仍然有着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拥有强大内心的独臂女孩张超凡,人生处处是诗意的修车大爷王海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抗癌农民白茹云,自信返场的北大工科博士陈更,横跨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和诗词大会的全才彭敏,拥有古典气质的夺冠才女武亦姝……100余位诗词大会的选手都是普通人,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恬淡、宁静,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中国诗词大会》也给了我们有益启示。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活动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构建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的课堂。

近几年,国家语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持续推出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和诗词大会等大会系列,选用的汉字、成语、诗词等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了引领和示范,在公共平台、大众传播中培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古典诗歌的热潮却再次兴起。这不是偶然,而是先贤诗人几千年的智慧与情感的集结,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长期热爱与广泛积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效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作者姚喜双,文章有改动)

作文(共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