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衡越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02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这些文字主要是(    )
A、 商代君主们的占卜记录
B、 商代官员关于国家政治的记录
C、 商代学校教学内容的记录
D、 商代政府关于社会经济的记录
在旧石器时代,主要食物来源于植物的块茎、鲜果、坚果、种子、嫩芽等。另外还可以确认,人类分成小的流动部队走遍大地,只是短暂地保持他们的宿营地。据此可知,当时(   )
A、 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B、 男子在部落中已经居主导地位
C、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已经产生
D、 生产力低下主要依靠采集为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士人的活跃推动了思想的繁荣。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各家的主张,叙述正确的是(    )
A、 老子主张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B、 墨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孔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D、 韩非主张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以增强国力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 重农抑商
B、 强调制度与秩序
C、 厚古薄今
D、 重视道德与人伦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

A、 郡县制度、封邦制度
B、 行省制度、封邦制度
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 封邦制度、郡县制度
有学者认为,商鞅两次颁布《分户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是为了革除残余的戎狄风俗,代之以中原的文明风尚和习俗,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实行《分户令》(    )
A、 有助于提高秦人文明水平
B、 加快秦国戎狄的汉化进程
C、 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 促进了农耕文明在秦国传播

下图反映的是(    )

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 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
A、 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 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 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
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不图虚名,可以和贵族为敌,描述的是(    )
A、 等级君主制
B、 君主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
A、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
B、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D、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
汉初,晁错实施“入粟拜爵”的政策选拔官吏,入粟六百石,拜爵上造:入粟四千石,为五大夫;入粟一万两千石,拜爵大庶长。这一政策(    )
A、 解决了汉初的财政危机
B、 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
C、 完善了汉代的选官制度
D、 实际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有误的是(    )

A、 ①——魏
B、 ②——前秦
C、 ③——十六国
D、 ④——北魏
“春秋争霸”的”霸“霸”字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 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B、 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 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 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非选择题(共4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