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河南省豫北名校2022-2023届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13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秦朝(    ) 
A、 废除了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
B、 推行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C、 变革了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
D、 三公九卿制制约分散了相权
下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君相矛盾基本解决
C、 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D、 选官制度趋于完善
汉代通过“举孝廉”,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 
A、 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 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C、 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 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据《清史稿》载,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一年,共举行大计十四次,考课出卓异官员580名,罢斥、降调官员5137名。据此可知,康熙朝的考课制度(    ) 
A、 促进了国家吏治的改善
B、 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C、 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D、 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
清末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由此可以看出(    ) 
A、 废除科举制度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B、 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
C、 选官制度的变革切断了学子仕途
D、 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唐代法律规定,对老幼疾病者,不得拷讯。孕妇犯罪应拷讯者,须等产后100日再拷,违者处以杖刑或徒刑。这说明唐代法律(    ) 
A、 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B、 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C、 司法体系较为完善
D、 具有以情入法的人道色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和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这些“小人物”的行为(    ) 
A、 体现出民众参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B、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C、 表明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D、 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的公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是特指城邦内一小部分成年男性。以雅典为例,全部居民约为30万,18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仅3-4万。雅典城邦政治活动极其频繁,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议事会及陪审法庭的活动则更多,如此频繁的政治活动使普通公民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无法承受,据统计,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雅典公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另外,雅典公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对于所需要决断的问题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见,大多数公民的投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给反动煽动者创造了煽起人们非理性激情的机会,并可能导致破坏性的后果。例如,公元前406年,六位雅典将军被公民大会宣判死刑,原因是作为远征军的统帅,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必须为许多雅典士兵的伤亡负责。 

——摘编自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仅仅拥有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的被内阁所代替。随着议会主权的确立和君主实权的丧失,最终促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摘编自王士广《浅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